[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型多功能食品包装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5072.1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6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娇;季汪洋;徐益峰;袁瑛佳;裘怡民;袁成军;武婷;方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4 | 分类号: | B65D25/04;B65D81/02;B65D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多功能 食品包装 容器 | ||
本发明属于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折叠型多功能食品包装容器,针对现有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包装箱和分隔板,所述包装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包装箱底部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空腔,且空腔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小孔,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其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小孔,所述空腔顶侧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L型杆,且L型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小孔,并延伸至固定块外,本发明不仅解决了运输过程中底部的食品容易被压碎的问题,而且使得包装箱可以通过安装分隔板来达到对不同类型食品包装的分隔,包装箱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型多功能食品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包装容器一般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和预防安全事故,按一定技术规范而用的包装器具、材料及其它辅助物的总体名称。
申请号为CN20191092026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可折叠式食品包装容器,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体上端设有卡环,卡环上端设有盒盖,所述盒体包括上盒体、弯折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下端连接弯折盒体,且弯折盒体外壁呈倾斜状,弯折盒体下端连接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长度和宽度大于所述下盒体的长度和宽度,使用时,向上推动下盒体,弯折盒体向内侧发生形变,使得下盒体嵌入上盒体内部,弯折盒体的一面贴合上盒体的内侧,弯折盒体的另一面贴合下盒体的外侧,利用弯折盒体两面与上盒体和下盒体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将下盒体锁紧,防止下盒体脱落,此结构的设计,能减少盒体的存储体积,方便折叠和携带。
但是该专利涉及的一种便携可折叠式食品包装容器在装满食品时,一旦运输过程中发生较大程度的碰撞就会使得容器底部的食品挤压碎,并且该容器没有分隔板,不能满足人们将不同类型的食品分开放置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折叠型多功能食品包装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型多功能食品包装容器,包括包装箱和分隔板,所述包装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包装箱底部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空腔,且空腔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小孔,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其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小孔,所述空腔顶侧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L型杆,且L型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小孔,并延伸至固定块外,所述空腔顶侧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线孔,所述L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子的一端,且绳子的另一端贯穿线孔,延伸至包装箱内,并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空腔底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U型杆,U型杆的一端与固定块相接触,且U型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空腔内,所述L型杆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与U型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相适配,所述包装箱的底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且两个第二凹槽位于分隔板的两侧,两个第二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顶部延伸至第二凹槽外,所述第二凹槽两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导向杆,且导向杆上分别套接有两个滑套,两个滑套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铰座,所述放置板的底侧中心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一侧分别交叉转动安装有两个斜杆,且两个斜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两个斜杆的底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铰座上,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螺纹套,且两个螺纹套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放置板上,所述第二凹槽底部靠近螺纹套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摩擦杆,且两个摩擦杆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横杆,所述螺纹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垫,且摩擦垫与摩擦杆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和L型杆分别与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空腔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底侧固定安装在L型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远离固定块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烘筛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产品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