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856.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1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韦菁;范昕宇;沈汝成;陆淳谨;周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0/00;A01G22/00;A01G22/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3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盐碱地 绿化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现场水土调查;
步骤2、水盐运动分析,确定水盐运动规律;
步骤3、适应性栽种,筛选出滨海盐碱地适生植物;
步骤4、将待绿化的滨海盐碱地依次划分为近海区域、临海湿地区域、远海一般区域、远海核心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类别的适生植物及土壤改良方案;
步骤5、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养护标准,针对施工及成活期、绿地景观形成期、绿地景观形成后不同时间段分别采取养护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盐运动分析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不同标高位置设置若干地下水观察井,每个标高位置至少设置两个观察井;
S2、定期测量观察井中地下水水位,定期检测观察井中地下水水体内矿化度,记录地下水水位变化及矿化度变化;
S3、在盐渍土上覆盖种植土,定期对种植土分层取土并检测全盐量;
S4、统计各分层土壤的全盐量变化及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及矿化度变化得出水盐运动规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选取若干试验点,设置土柱装置;
S6、设置土柱装置时,在盐渍土上方由外向内依次围覆围植板、塑料薄膜,内填种植土,形成土柱;
S7、沿土柱装置自上而下分层取样,采集不同高度层中土壤,检测统计土壤pH值、电导率及全盐量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适生植物时,包括以下步骤:
S8、将苗木栽种在事先经过水土调查判定为不同土壤全盐量的盐土区域内;
S9、构建评价体系,所述体系包括自上而下分布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所述准则层包括生存环境适应性、生态抗逆性、观赏性评判准则;所述指标层为环境适应性、生态抗逆性及观赏性评判准则的具体评价指标;
S10、分别设定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及对应的评分标准;
S11、根据评分筛选出不同土壤全盐量区间的适生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适应性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成活率和树高生长量以及乔木的胸径生长量或者灌木的蓬径生长量;所述生态抗逆性的评价指标包括生长势、抗盐能力和抗风能力;所述观赏性评价指标包括观花、观果、观叶、观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适生植物时,所述近海区域内选择具有耐盐碱性、耐水湿性、抗风性的乔木种植;所述临海湿地区域选择耐盐碱、耐水湿、根系较深的草本、地被、灌木、乔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近海区域、临海湿地区域、远海一般区域、远海核心区域根据土壤全盐量不同种植不同品种适生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临海湿地区域,从临海湿地区域近岸处的湿润沙土到过渡带再到干沙地,先种植草本和地被,再种植灌木,最后种植乔木,草本、地被及灌木直接种植在潮间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临海湿地区域,选择适生植物在原土上进行栽植;土壤全盐量在1g/kg-4g/kg的近海区域和远海一般区域,在原土上进行栽植,并采取灌溉、中耕松土、土表密植、覆盖中的至少一种措施;土壤全盐量大于4g/kg的近海区域和远海一般区域,更换树穴内的土壤或者在树穴内施加有机肥;在远海核心区域,在盐碱地土层上整体覆盖种植土,并在种植穴内施加有机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若地下水最小埋深不超过2m且最高地下水位低于苗木根系,在近海区域、远海一般区域及远海核心区域采取设置隔淋层、抬高种植土高度、埋设排盐管、设置种植池中的至少一种措施;若地下水最小埋深不超过2m且最高地下水位可以到达苗木根系,在近海区域、远海一般区域及远海核心区域采取抬高土面、埋设排盐管中的至少一种措施,还可以强制排水以增加地下水埋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8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钢结构型材连接结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取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