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530.X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焜;蒋俊;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6;B02C18/02;B02C18/04;B09C1/08;G01N3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范圆圆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药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性 土壤 修复 一体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包括承载箱、抽气管道、活性炭床、电动进液阀和移动耙,所述固定框、储气箱和电池组均固定在承载箱上,所述固定框的右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中和碱液室和中和酸液室内均设置有液泵,所述出液通道的底部贯穿固定有喷头,所述移动耙滑动连接在承载箱的内侧。该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挥发性土壤内的气体释放出来并被抽走之后,移动耙上带有酸碱检测器,可对挥发性土壤的酸碱度进行检测,同时挥发性土壤继续向右移动,控制面板可根据移动耙上酸碱检测器反馈的结果控制液泵的运作,喷头喷洒出中和碱液室内的中和碱液或者中和酸液室内的中和酸液,方便修复挥发性土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挥发性土壤修复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土壤污染物有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污染特性,并因其成分的复杂性和危害性,被列为环境中健在危险性大、应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处置、修复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修复该类土壤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
现有的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在对土壤进行修复处理之前不便将土壤分散开,土壤得不到全面均匀的修复处理,同时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得不到排除吸附处理,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在对土壤进行修复处理之前不便将土壤分散开,土壤得不到全面均匀的修复处理,同时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得不到排除吸附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挥发性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包括承载箱、抽气管道、活性炭床、电动进液阀和移动耙,所述承载箱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自锁滚轮,且承载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带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装置贯穿进料口,且进料口开设在承载箱的左侧,所述承载箱的内顶部固定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下侧通过活塞杆与切割刀组相连接,所述切割刀组的内侧交错设置有刮板组,且刮板组固定在承载箱的内顶部,同时切割刀组和刮板组均设置在第一传送带装置的上侧,所述第一传送带装置右侧的下侧设置有固定通道,且固定通道固定在承载箱的内侧,所述固定通道的下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装置,且第二传送带装置转动连接在承载箱的内侧,同时固定通道的右侧设置有加热灯管组,所述第二传送带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发电机,且发电机固定在承载箱的内底部,所述抽气管道贯穿承载箱的后侧、固定框的后侧和储气箱的后侧与气泵相连接,且气泵固定在储气箱的内顶部,所述固定框、储气箱和电池组均固定在承载箱上,且储气箱和电池组设置在固定框内侧的左右两侧,所述活性炭床贯穿储气箱的前侧,所述固定框的右侧设置有储液箱,且储液箱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中和碱液室和中和酸液室,所述中和碱液室和中和酸液室内均设置有液泵,且液泵贯穿储液箱的左侧与连接管道相连接,同时连接管道贯穿承载箱的顶部与出液通道相连接,所述出液通道的底部贯穿固定有喷头,且出液通道和加热灯管组均固定在承载箱的内顶部,同时出液通道设置在加热灯管组的右侧,所述移动耙滑动连接在承载箱的内侧,且移动耙设置在加热灯管组和喷头的下侧,同时移动耙设置在第二传送带装置的上侧,所述承载箱前端面的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活塞杆与切割刀组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电性连接有电池组,且电池组电性连接有第一传送带装置、液压缸、第二传送带装置、加热灯管组、气泵、太阳能电池板、电动进液阀、液泵、电机、电动伸缩柱和控制面板,同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固定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抽气管道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抽气管道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床卡合连接在储气箱的内侧,且活性炭床等距离分布,同时活性炭床底部的前侧呈孔状。
优选的,所述电动进液阀贯穿储液箱的右侧,且电动进液阀设置有两个,同时上下电动进液阀分别与中和碱液室和中和酸液室相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