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钻井水基钻井固废的分质组合资源化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2940.0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荣;蒋学彬;张志东;刘汉军;贺吉安;张敏;王麒麟;李辉;黄敏;干汉川;舒畅;陈世荣;李盛林;谯国军;文炜涛;周鋆;陈雷;唐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潘银虎;邢伟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钻井 组合 资源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钻井水基钻井固废的分质组合资源化利用方法,所述方法针对地质构造复杂且顺列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气体钻井和磺化钻井液体系的钻井固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钻井固废的硬度、含水率和污染物含量、以及钻井固废中固相颗粒粒径将钻井固废进划分为硬质固废、软质固废和其它软质固废;针对硬质固废,使用“作井场\公路基料+制烧结砖”的组合式利用方法;针对软质固废,使用“直接堆放+作耕植绿化土+作井场\公路基料”的组合式利用方法;针对其它软质固废,使用“作耕植绿化土+固化填埋”的组合式利用方法。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不同钻井液体系固废分质处理利用,达到钻井固废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的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油气钻井水基钻井固废的分质组合资源化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基钻井固废是油气勘探常规钻井作业的必然产物,川渝地区产生量一般在0.35~0.4m3/米进尺。由于西南油气田所在的川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平均井深较深,单井的钻井固废产生量大。同时,针对不同井深使用的钻井液体系也不相同,导致产生的钻井固废来源不同,钻井固废中污染物组分和含量差异较大。而不同来源的钻井固废其污染物组份及含量差异,为固废分质资源化处置利用奠定了基础。而目前川渝地区对钻井固废均没有进行分质收集与处置利用,采取单一处置方式,全井各种钻井固废均一并混合收集并主要外送至当地砖厂进行制砖利用,不仅造成转运处置量大,处置费用高,而且增加了转运中的安全环保风险。因此,对川渝地区常规油气勘探钻井水基固废进行分质收集并尽可能就地分质组合式资源化处置利用具经济性、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能确保全井固废尽可能就地得到更经济适用的处置利用,不仅符合固废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同时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水基钻井固废进行分质分类并进行资源化处置利用的水基固废的分质组合资源化利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钻井水基钻井固废的分质组合资源化利用方法,所述分质组合资源化利用方法针对地质构造复杂且顺列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气体钻井和磺化钻井液体系的钻井固废,所述分质组合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钻井固废的硬度、含水率和污染物含量、以及钻井固废中固相颗粒粒径将钻井固废进划分为硬质固废、软质固废和其它软质固废,其中,所述硬质固废包括聚合物钻井硬质固废和磺化钻井硬质固废,对所述聚合物钻井硬质固废添加混凝剂处理后作井场建设基料利用,对所述磺化钻井硬质固废添加混凝剂处理后作制烧结砖原料利用;所述软质固废包括纯气体钻清洁水淋洗降尘固废、纯气体钻废水淋洗降尘固废和雾化气体钻废水淋洗降尘固废,对所述纯气体钻清洁水淋洗降尘固废直接收集作井场基料利用,对所述纯气体钻废水淋洗降尘固废和雾化气体钻废水淋洗降尘固废生物处理作耕植土或添加混凝剂处理后作井场建设基料利用;所述其它软质固废包括第一软质固废和第二软质固废,对所述第一软质固废生物处理作耕植土利用,对所述第二软质固废固化填埋处理;其中,所述其它软质固废为除去软质固废且硬度、含水率和污染物含量、以及固相颗粒粒径满足软质固废标准的固废,所述第一软质固废中镉含量≤0.55mg/kg或铅含量≤165mg/kg,所述第二软质固废为固废中镉含量>0.55mg/kg或铅含量>165mg/kg。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固废的普氏硬度系数可1.5、含水率可≤75%、COD可≤400mg/L且固废中固相颗粒粒径可0.2mm。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固废的普氏硬度系数可≤1.5、含水率可75%、COD可400mg/L且固废中固相颗粒粒径可≤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智能化故障甄别和智能化故障分析的路灯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电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