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2016.2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张盾;陈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C22/63 | 分类号: | C23C22/63;C23C2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可可 |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弹跳 效应 疏水 表面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基体预处理
将金属基体超声清洗后,除去表面杂质及氧化物,氮气吹干备用;
S2、高温氧化,在金属基体上构建粗糙表面
配制次氯酸钠(NaClO2),氢氧化钠(NaOH)和磷酸钠(Na3PO4·12H2O)的混合溶液,将步骤S1预处理后的金属基体采用高温氧化,在金属基体上构建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结构表面,待反应完成后,清洗粗糙结构的表面,后用氮气吹干;
S3、表面修饰,制备具有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
在步骤S2所获得的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结构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全氟硅烷,制得具有液滴自弹效应的超疏水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金属基体为铜片,将铜片用砂纸打磨至,依次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除去表面杂质;然后用2.0M HCl超声清洗,除去表面氧化物,无水乙醇清洗后,氮气吹干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在铜片上制备片状结构的超疏水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片状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制备如下:
30mL玻璃瓶中加入20mL次氯酸钠(NaClO2),氢氧化钠(NaOH)和磷酸钠(Na3PO4·12H2O)的混合溶液(NaClO2:NaOH:Na3PO4·12H2O:H2O=3.75:5:10:100wt%),然后倾斜放入铜片,密封后于95℃反应10min。待玻璃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高温氧化后的样品取出,依次用超纯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氮气吹干。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将高温氧化后的铜片垂直放入反应釜内胆中,滴入10uL全氟硅烷和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密封后于110-130℃反应1-3h;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样品取出于130-160℃加热0.5-1.5h,除去物理吸附在表面上的全氟硅烷,制备得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
6.一种基于液滴自弹跳效应的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2或3所制得的超疏水表面应用在降雾所致大气腐蚀防护领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0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头角度可调控的全自动数控双头铣床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器械消毒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