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1171.2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陈慧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鹏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张忠波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水墨 印刷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包括物料输送辊、印花辊、烘干总成和卷收筒,通过在印染设备上加装循环风道和烘干箱,循环风道使得叶轮空气输出端输出面积以及数量得以对应增加,保证了烘干箱内沿物料输送方向实现均匀的烘干热风输送,提高空气的均匀程度,并提高物料的烘干效率,烘干箱将通入的空气均匀由烘干风口向烘干腔内输送,并实现了对周边散射的热辐射和光源进行反射处理,进而重叠在自身散发的热量上,对物料的加热效果进行了提高,配合烘干腔上设置的出风管道,将散热后附着在气体内的印染材料抽离,提高了的烘干效率使得印刷机得以适配水墨印染材料对全生物降解基材的印刷,且使得物料的生产更加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生物降解基材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背景技术
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是指使用全生物降解原料(如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聚碳酸亚丙酯、淀粉)经过改性而生产出来的全生物降解颗粒,再使用该颗粒经过吹膜、注塑、拉片加工而成的制品,具备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能力,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
长期以来,购物袋表面的印花颜料采用的是油墨印刷,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经过印花辊后印染上颜料,随后进入带有热风的箱体内进行烘干处理,虽然油墨具备快干的效果,但其较强的挥发性以及油墨内带有的大量毒性物质却造成了工作环境的恶化,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然而,由于已有的烘干设备存在烘干区域的风量大小及冷热不均,热风烘干效率低的问题,难以做到对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进行水墨印刷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烘干设备存在烘干区域的风量大小及冷热不均,热风烘干效率低的问题,难以做到对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进行水墨印刷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包括物料输送辊、印花辊和烘干总成;
所述物料输送辊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物料输送辊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物料在物料输送辊上的输送方向形成物料输送通道;
所述印花辊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上;
所述烘干总成设置于物料通过印花辊后的物料输送通道上,印花辊和烘干总成一一对应,包括循环风道和烘干箱,循环风道包括叶轮腔、输入风道、叶轮、马达和输出风道,烘干箱包括匀风腔、烘干腔、加热模块和烘干输送辊,叶轮腔的一侧设有进风端,输入风道于叶轮腔一侧的进风端相连通,叶轮装配于叶轮腔内,马达与叶轮传动连接,输出风道与叶轮腔相连通,输出风道的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上,烘干箱包括匀风腔、烘干腔和加热装置,匀风腔设有多个烘干风口,烘干风口均匀布设于烘干箱内,匀风腔和烘干腔通过烘干风口相连通,输出风道出风端通过管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相连通,且输出风道出风端的管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连通处均匀布设于烘干箱上,烘干腔与输入风道通过管道相连通,加热装置设置于匀风腔或烘干腔内,包括加热灯和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为弧形结构,内弧面朝向物料输送通道,加热灯设置于反射板的内弧方向;
所述卷收筒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输送方向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风道为圆台状中空腔体结构,输出风道的圆台顶面与叶轮腔相连通,输出风道设有出风端,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圆台状结构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选用保温送风软管,所述保温送风软连通叶轮腔的进风端与烘干箱的烘干腔、以及连通输出风道的输出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马达定位台,马达定位台设置于叶轮腔的一侧,并与马达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鹏,未经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1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