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0845.7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汪云河;宋志刚;翟鹏;陈家辉;朱莉芸;戴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50 | 分类号: | H01R24/50;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外部导体,被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和中心导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中。所述中心导体为一体式导电部件,在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形成有可在轴向上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臂,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上形成有朝外凸出的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从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外露出,以便能够与第一电子部件电接触。在本发明中,中心导体为一体式导电部件,避免了谐振问题,提高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PCB板(印刷电路板)对PCB板的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包括外部导体、中心导体和弹簧。在现有技术中,外部导体通常包括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弹簧被压缩在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之间,以向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施加朝外的轴向推力,使得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可分别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可靠电接触。但是,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在滑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一旦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被卡死,就不能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电接触,导致连接器失效。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中心导体具有弹簧探针结构(pogo pin),这种弹簧探针结构通常包括一个筒状中心导体,与该筒状中心导体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柱状中心导体,和设置在筒状中心导体中的并被压缩在筒状中心导体和柱状中心导体之间的弹簧。由于中心导体内部带有弹簧,因此,没有办法解决射频领域的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 Modulation,PIM)和谐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外部导体,被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和中心导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中。所述中心导体为一体式导电部件,在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形成有可在轴向上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臂,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上形成有朝外凸出的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从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外露出,以便能够与第一电子部件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部导体为一体式导电部件,具有分别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端外露出的第一外部电连接部和第二外部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外部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外部电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可在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上弹性变形,以便能够与电子部件弹性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部导体为通过冲压单片金属料板形成的一体式导电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为通过插入模制的方式成型在所述外部导体上的一体式模制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外部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外部电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外部弹性悬臂,所述外部导体适于通过所述外部弹性悬臂与所述电子部件弹性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外部弹性悬臂呈沿所述外部导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板,在每个所述外部弹性悬臂的自由端部上形成有朝外凸起的、适于与所述电子部件电接触的外部电触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外部电连接部包括多个外部弹性悬臂,并且所述第二外部电连接部也包括多个外部弹性悬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外部电连接部包括多个外部弹性悬臂,并适于通过所述多个外部弹性悬臂与第一电子部件弹性电接触,以与所述第一电子部件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外部电连接部包括多个外部焊接脚,所述多个外部焊接脚适于焊接到第二电子部件上,以与所述第二电子部件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外部电连接部的多个外部弹性悬臂围绕所述外部导体的圆周均匀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0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