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撞击预测和主动顺应的机器人跌倒保护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70711.5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5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罗定生;吴玺宏;张祥琦;袁逸凡;方帅;刘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3/08;B25J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晓锋 |
| 地址: | 1008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撞击 预测 主动 顺应 机器人 跌倒 保护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撞击预测和主动顺应的机器人跌倒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机器人受到推力后,应用预先训练完成的跌倒保护控制模型计算得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参数;
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参数进行撞击预测,得到预测的机器人撞击地面的时刻;
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参数和预测的机器人撞击地面的时刻,对机器人进行主动顺应,实现机器人跌倒保护;
所述跌倒保护控制模型是传感器数值到运动控制参数的映射模型,所述运动控制参数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参数为w1~w6,用于控制触地前身体的姿态,其中w1表示机器人肩关节的俯仰角,w2表示机器人肩关节的翻滚角,w3表示机器人肘关节的翻滚角,w4表示机器人髋关节的俯仰角,w5表示机器人髋关节的翻滚角,w6表示机器人膝关节的俯仰角;
第二部分参数为w7~w9,用于控制触地后关节的扭矩,其中w7表示机器人髋关节的扭矩变化的速度,w8表示机器人膝关节的扭矩变化的速度,w9表示机器人肘关节的扭矩变化的速度;
第三部分参数为w10~w12,用于控制触地后关节的角度,其中w10表示机器人髋关节的角度变化的速度,w11表示机器人膝关节的角度变化的速度,w12表示机器人肘关节的角度变化的速度;
第四部分参数为w13、w14,用于计算开始主动顺应的时间,其中左右手触地后主动顺应开始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由下式计算得到:
t1=w13/*H-w14*θ
t2=w13/*H+w14*θ
其中,w13表示机器人质心高度对撞击地面时刻的影响的大小,w14表示机器人跌倒开始时质心移动方向与垂直地面方向的夹角对撞击地面时刻的影响的大小,H表示机器人质心高度,θ表示机器人跌倒开始时质心移动方向与垂直地面方向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器人受到推力后,首先进行跌倒检测,包括:读取传感器数值并判断其是否超过阈值,如果超过则进行跌倒保护,如果没超过则继续执行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撞击预测之前,对机器人进行三角支撑,包括:
控制机器人的肩关节的俯仰角、肩关节的翻滚角和肘关节分别转动到w1、w2和w3参数代表的角度,机器人因此完成向前伸臂动作;
控制机器人的髋关节的俯仰角、髋关节的翻滚角和膝关节分别转动到w4、w5和w6参数代表的角度,机器人因此完成向前迈步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预测包括:使用参数w13、w14计算得到两只手臂撞击地面的时刻t1和t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顺应包括:在t1时刻控制左臂开始主动顺应,t2时刻控制右臂开始主动顺应,控制机器人的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的扭矩分别以w7、w8和w9的参数作为速度开始变化,控制机器人的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的角度分别以w10、w11和w12的参数作为速度开始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07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