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工位导线板储料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67784.9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广辉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导线 板储料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双工位导线板储料机构,其包括基台、导向组件、过渡板、直线运动驱动单元、第一导线板置放工装以及第二导线板置放工装。导向组件由滑块和滑轨构成。滑轨沿着左右方向进行走向,且可拆卸地固定基台上。第一导线板置放工装和第二导线板置放工装均用来存储导线板,且沿着左右方向并排地固定于过渡板上。过渡板与滑块相固定,且在直线运动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作用下带动第一导线板置放工装、第二导线板置放工装沿着滑轨进行定向滑移运动。这样一来,从而消除了停机补料所需的时间,进而有效地降低了贴片电感生产所需的辅助时间,大大地提高了贴片电感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片电感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工位导线板储料机构。
背景技术
贴片电感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子类配件,蓝牙耳机以及音响等生产制造技术领域。贴片电感的成型工艺大致如下:首先将弹簧线圈焊接固定于导线板上,随后进行裁片操作,进而加工成贴片电感。
在正式执行弹簧线圈的焊接工序前,需借助于真空吸盘将导线板由导线板置放工装中取出,并将其移载至导线板承载治具内。申请号为202020509501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线板置放工装,由底座和置放功能部构成。其中,底座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置放功能部包括平置板、第一挡靠件和第二挡靠件。平置板被水平地夹紧、固定于上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平置板借助于螺钉实现与上述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的可拆卸连接,相应地,在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分别开设有与上述螺钉相适配的第一腰形通孔、第二腰形通孔。由上叙述可知,导线板置放工装的数量仅为一个,因此,当其内导线板消耗殆尽后,需要停机以完成对导线板的补充,且整个补充过程耗时较长,大大地增加了贴片电感生产所需的辅助时间,严重地降低了贴片电感的生产效率。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利于制造、成型,且确保导向板不间断供应的双工位导线板储料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双工位导线板储料机构,其包括基台、导向组件、过渡板、直线运动驱动单元、第一导线板置放工装以及第二导线板置放工装。导向组件由滑块和滑轨构成。滑轨沿着左右方向进行走向,且可拆卸地固定基台上。第一导线板置放工装和第二导线板置放工装均用来存储导线板,且沿着左右方向并排地固定于过渡板上。过渡板与滑块相固定,且在直线运动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作用下带动第一导线板置放工装、第二导线板置放工装沿着滑轨进行定向滑移运动。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导线板置放工装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挡料件以及第二挡料件。第一底座可拆卸地固定于过渡板的上平面。第一挡料件、第二挡料件均固定于第一底座上,且相对而置。在第一挡料件、第二挡料件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以共同用来限位导线板。第二导线板置放工装包括第二底座、第三挡料件以及第四挡料件。第二底座亦可拆卸地固定于过渡板的上平面。第三挡料件、第四挡料件均固定于第二底座上,且相对而置。在第三挡料件、第四挡料件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滑槽、第四滑槽,以共同用来限位导线板。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导线板的宽度尺寸假定为a,其长度尺寸假定为b;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宽度相一致,且均假定为a1;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底壁相隔距离假定为b1;则0.15mm≥a1-a≥0.1mm,0.25mm≥b1-b≥0.2mm。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的宽度相一致,且均假定为a2;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的底壁相隔距离假定为b2,则0.15mm≥a2-a≥0.1mm,0.25mm≥b2-b≥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广辉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广辉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7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