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楼宇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67555.7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修平;周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H04N7/18;G01D21/02;G07C9/3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智慧 楼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慧楼宇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楼宇系统,包括外部环境监测模块,通过外部环境监测模块监测外部环境数据,通过内部环境监测模块监测内部环境数据,再通过偏移回归模块对楼宇内外部环境数据进行汇总,如果差异不大,则把环境数据传输至通信模块,如果差异过大,则控制报警模块报警,既保证了环境数据异常时报警的及时性,也能够防止楼宇外部环境对楼宇内部环境造成影响导致误报,环境数据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上传至监控主机,监控主机能够把本楼宇的环境数据与典型楼宇失火环境数据和本楼宇以往失火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和模拟,对失火风险进行预测,若存在失火风险,则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楼宇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楼宇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高档楼宇式住宅日益增多,小区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住宅环境的安全问题。虽然物业会雇佣安保人员对小区进行巡查,但人力终有限时,安保人员不可能在每一栋楼宇中进行巡查,存在有一定的安防死角,无法准确、快速的获取楼宇内各个位置的信息;
现有的楼宇自动化监测系统虽然也能够对楼宇进行监测,但是普遍的存在着监控力度差等问题,无法对环境、可疑人员等信息提前进行预警,经常会发生一些失火、失窃的事件,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4573231B的一种基于BIM的智慧楼宇系统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用于获取楼宇数据,其中,所述楼宇数据包括建筑数据和设备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楼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已处理数据;数据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已处理数据,并通过BIM模型展示所述已处理数据。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1、将楼宇三维可视化的展现;2、高度集成了楼宇运维所需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管理自动化;3、物联网的使用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对建筑设备的精准控制;4、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极大提高了大数据的并发读写操作,这种楼宇系统虽然可以将楼宇三维化的展现,实现了信息管理的自动化,但并无法对火灾和失窃进行提前的预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楼宇系统,希冀解决现有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楼宇系统,具备智能防火防盗的优点,解决了楼宇内容易发生火灾和失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智能防火防盗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楼宇系统,包括外部环境监测模块、内部环境监测模块、偏移回归模块、视频监控模块、门禁监控模块、通信模块、监控主机、报警模块、移动终端、楼宇失火数据库和楼宇失窃数据库;
所述外部环境监测模块和内部环境监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楼宇外部和楼宇内部的环境,并将监测到的环境信息传输至偏移回归模块;
所述偏移回归模块用于纠正楼宇外部环境对楼宇内部环境的影响,并将纠正过的环境数据传输至通信模块;
所述视频监控模块用于实时监控楼宇内电梯、通道和走廊等位置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传输至通信模块;
所述门禁监控模块用于监视和识别进出楼宇的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传输至通信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偏移回归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和门禁监控模块传输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上传至监控主机;
所述监控主机用于处理和分析所述通讯模块上传的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监控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7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手机覆膜压膜机构
- 下一篇:氧化染色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