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7025.2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明;王世杰;胡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熔融 气化 组分 气体 余热 回收 利用 工艺 | ||
1.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包括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高温含尘气体经高温旋风除尘器一次除尘后得到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高温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从变径流化床冷却塔的进气口切向进入塔下半部的环缝内,经进一步旋风除尘后越过中心管下端口与喷入中心管下端口处的细粉体物料混合、换热并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粉体物料由均匀布置在变径流化床冷却塔底部的下层粉体喷入口喷入,喷入方向指向中心管下端口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粉体物料与高温气体在中心管内流化形成气-固混合物,气-固之间高效换热,粉体物料温度升高,气体温度及中心管内壁温度降低,并通过中心管壁冷却环缝内的高温气体;气体中的熔融气化组分冷凝成雾滴,部分被粉体物料吸附,部分随气流继续上升;吸附雾滴的粉体物料粒径增加,粒径超过沉降临界粒径的粉体物料沉降进入变径流化床冷却塔下面的粉体料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缝内的高温气体在除尘的同时还对中心管加热,所述除尘捕集下来的粉尘进入变径流化床冷却塔正下方的环状鞍型料仓内,并通过分布在鞍底部的两个下料口排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中心管内壁温度降低吸附雾滴的粉体物料在与中心管内壁接触碰撞时会粘附到壁面上,形成熔渣;随着熔渣层的覆盖面的增加及熔渣层厚度的增加,通过中心管内壁向粉体物料传热的热阻增加,向粉体物料传递的热流减少,中心管的温度增加,超过气体中熔融组分的熔点时,熔渣层熔解脱落进入正下方的热态粉体仓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流化床冷却塔由位于上部的变径塔体和位于下部的抗凝结塔体两个各自独立的结构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塔体为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中部至少存在一段直径缩小10-20%小塔径的葫芦状结构体,所述葫芦状结构体整体固定搁置在变径塔体支座上,所述变径塔体支座与葫芦状结构体之间接合处采用耐火材料密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结塔体由外筒体及中心管组成,所述外筒体位于中心管外围,与中心管同轴,所述中心管固定在中心管支座上。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支座及所述变径塔体支座中间均为底部敞口的圆盘状结构,所述中心管支座与所述变径塔体支座同轴,所述中心管支座位于所述变径塔体支座与方,所述中心管支座与所述变径塔体支座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中层粉体喷入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上端与所述中心管支座下沿连接,所述中心管、中心管支座以及所述外筒体形成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环缝空间结构;所述外筒体上端侧壁上切向设置进气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下端口与环状鞍型料仓的外环上端口相连接,所述环状鞍型料仓内环内为热态粉体仓,所述热态粉体仓镶嵌在所述环状鞍型料仓内环内,所述热态粉体仓上端口与所述环状鞍型料仓上端口平齐;所述环状鞍型料仓的环型进料口位于所述环缝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70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