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6148.4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梅蕾;黄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H01R43/052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衣明春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缆 接线 鼻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本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包括底板、工作台一、工作台二和工作台三,工作台一上设置有对线缆进行传输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电机一、电机二、牵引轮一、牵引轮二;工作台二上设置有对线缆外壳进行脱离的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电机三、电机四、凸轮一、凸轮二、刀片一和刀片二;工作台三上还设置有对接线鼻子进行投放的投放机构,投放机构包括电机五、储存盒、挡板一、挡板二和挡板一;工作台三上设置有对线缆与接线鼻子进行连接的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电机六、冲头和压台。本发明能够高效的批量压制得连接有接线鼻子的线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接线鼻子是建筑、电力设备、电器连接等常用的材料,用于线缆的接线末端或者线缆续接,能让连接更牢固、更安全。使用时一般都是工作人员将电缆端部的绝缘皮剥除,然后将接线鼻子的压变形,使变形后的接线鼻子将线缆夹住,实现电缆和接线鼻子的连接。
目前,虽然使用手钳安装电缆和接线鼻子较为方便,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临时施工过程中突发少量需要,对于本身需要较多通过连接有接线鼻子的线缆与其他设备连接时,则还采用手工的方式往往工作效率就很低,影响工作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本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具有能够高效的批量压制得连接有接线鼻子的线缆。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包括底板、工作台一、工作台二和工作台三,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一、工作台二和工作台三均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工作台一上设置有对线缆进行传输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电机一、电机二、牵引轮一、牵引轮二;所述的工作台二上设置有对线缆外壳进行脱离的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电机三、电机四、凸轮一、凸轮二、刀片一和刀片二;所述的工作台三上还设置有对接线鼻子进行投放的投放机构,投放机构包括电机五、储存盒、挡板一、挡板二和挡板一;所述的工作台三上设置有对线缆与接线鼻子进行连接的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电机六、冲头和压台;所述的底板上还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切断刀,且切断刀位于工作台一的上方。
待压接线鼻子的线缆放置于工作台一上,由输送机构带动线缆前移输送到切割机构中的刀片一和刀片二处,对线缆的橡胶外壳进行切入,输送机构带动线缆后移,使起开的橡胶外壳脱离线缆;接线鼻子由储存盒单个投放到压台,输送机构带动线缆前移,将线缆露出铜丝层端伸入到接线鼻子孔内,冲头下落,实现压合接线鼻子和线缆露出铜丝层,完成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后,气缸带动切断刀切断线缆。
在上述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中,所述的电机一和电机二均固定在工作台一的下表面,电机一和电机二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皮带轮一,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皮带轮二,工作台一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转轴一,转轴一的下端固定有皮带轮三,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三之间套设有皮带一,工作台二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转轴二,转轴二的下端固定有皮带轮四,皮带轮二和皮带轮四之间套设有皮带二,所述的牵引轮一固定有在转轴一的上端,牵引轮二固定有在转轴二的上端。
在上述用于线缆与接线鼻子的压接装置中,所述的牵引轮一和牵引轮二上均套设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均具有不规则纹路。
电机一带动皮带轮一转动,通过皮带轮三、皮带一、转动转轴一带动牵引轮一转动,电机二带动皮带轮二转动,通过皮带轮四、皮带二、转动转轴二带动牵引轮二转动,通过电机一、电机二正转,从而能够带动位于牵引轮一、牵引轮二之间的线缆前移,同理,通过电机一、电机二反转,从而能够带动位于牵引轮一、牵引轮二之间的线缆后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6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