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4981.5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1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丽;黄振梅;武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市政装配式城市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B13/06 |
代理公司: | 日照朝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50 | 代理人: | 慕朝利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预制件 脱模 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其中,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涉及混凝土预制脱模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框架结构、脱模组件、接料组件、限位支撑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和框架,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矩形阵列的支腿,所述框架固定安装有与支腿的顶部外壁,所述框架的内壁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模具固定安装于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旋转组件设置于框架的一侧外壁,且与其中一个旋转轴连接,限位组件设置于框架的对称两侧外壁,所述底座设置于固定板另一侧外壁。本发明采用冲击方式进行脱模,相比传统的使用震动电机的方式进行脱模,其脱模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脱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修建房屋时选用混凝土预制件,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相比,混凝土预制件的施工环境相比于现场施工更安全;并且通过预制尺寸能够显著提高安装速度和施工进度,混凝土在进行预制时,是通过模具进行浇筑,随后成型后取出,而现在混凝土凝固后,脱模是使用人工进行脱模,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效率较低。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5683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件脱模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振动架,两个振动架之间设置有供预制件掉落的空隙,所述振动架上设置有振动电机,两个振动架相互远离或靠近滑移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振动机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振动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使用震动电机进行震动脱模,而震动电机只能对模具产生震动,不能产生冲击力,所以脱模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包括框架结构、脱模组件、接料组件、限位支撑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和框架,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矩形阵列的支腿,所述框架固定安装于支腿的顶部,所述框架的内壁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模具固定安装于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旋转组件设置于框架的一侧外壁,且与其中一个旋转轴连接,限位组件设置于框架的对称两侧外壁,所述底座设置于固定板另一侧,所述接料组件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外壁,所述固定板靠近模具的中心处内壁均开设有脱模孔,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脱模合件和驱动合件。
优选地:所述脱模合件的数量与模具的数量相同,所有所述脱模合件共用一组所述驱动合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气缸和限位杆,所述固定板的对称两侧内壁开设有等距的限位孔,所述框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支架,限位气缸固定安装于限位支架的外壁上,限位板固定安装于限位气缸的活塞连杆上,等距的限位杆均滑动连接于框架的内壁且固定安装于限位板的外壁上。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杆为梯台加上圆柱结构,其圆柱结构大于限位孔的内径,其梯台最小直径小于限位孔的直径。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脱模合件包括滑动连接于脱模孔内的脱模锤和脱模弹簧,所述脱模锤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滑杆,固定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脱模支架,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脱模支架的内壁上,所有的滑杆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合件包括脱模电机、凸轮和滚轮,所述脱模电机固定安装于脱模支架的顶部外壁上,凸轮通过键连接于脱模电机的输出轴,滚轮通过键连接于连接杆的外壁,滚轮的外壁包裹有橡胶垫,所述凸轮与滚轮相互配合。
同时,所述连接杆与脱模电机的输出轴轴线所处的平面与竖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市政装配式城市设施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市政装配式城市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