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接入网络中的流量分发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64969.4 | 申请日: | 2016-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3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霞;朱夏;罗江华;程剑;张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801 | 分类号: | H04L12/8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接入 网络 中的 流量 分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混合接入网络中的流量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混合接入汇聚节点HAAP确定第一隧道在传输用户的流量时发生拥塞后,通过第二隧道传输探测流量,所述探测流量为所述用户的流量中用于获取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的流量;
所述HAAP获取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
所述HAAP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满足所述分流条件;
所述HAAP采用所述第一隧道传输所述用户的流量的一部分,采用所述第二隧道传输所述用户的流量的另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HAAP在所述第一隧道的链路质量参数大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一隧道发生拥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的链路质量参数为所述第一隧道的丢包率,所述第一门限值为与所述丢包率对应的门限值;或者
所述第一隧道的链路质量参数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所述第一门限值为与所述吞吐量对应的门限值;或者
所述第一隧道的链路质量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丢包率和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所述第一门限值包括第一子门限值和第二子门限值,所述第一子门限值为与所述丢包率对应的门限值,所述第二子门限值为与所述吞吐量对应的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HAAP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不满足所述分流条件;
所述HAAP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不满足回退条件时,采用所述第一隧道传输所述用户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HAAP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不满足所述分流条件;
所述HAAP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满足回退条件后,执行判断所述第一隧道是否发生拥塞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所述HAAP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满足分流条件包括:
所述HAAP在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之和大于第二门限值,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满足所述分流条件,所述第二门限值是与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之和对应的门限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所述HAAP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不满足回退条件包括:
所述HAAP在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三门限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不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所述第二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所述第二门限值是与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之和对应的门限值,所述第三门限值是与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之和对应的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所述HAAP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满足回退条件包括:
所述HAAP在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之和小于第三门限值,确定所述第一隧道的状态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状态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所述第三门限值是与所述第一隧道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隧道的吞吐量之和对应的门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9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