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协同工业废弃物的隔声砂浆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64192.1 申请日: 2020-07-10
公开(公告)号: CN111747710A 公开(公告)日: 2020-10-09
发明(设计)人: 谢小利;卢凌寰;朱惠英;宾龙;梁凯;蓝清洪;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主分类号: C04B28/04 分类号: C04B28/04;C04B111/52;C04B18/16
代理公司: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代理人: 雒盛林
地址: 530011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建筑 垃圾 再生 骨料 协同 工业 废弃物 砂浆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协同工业废弃物的隔声砂浆,按照质量分数计,其组分包括:30‑35份水泥、90‑120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5‑10粉煤灰份、5‑10份矿渣、15‑20份废橡胶、10‑15份漂珠、1.5‑2.5份纤维素醚、1‑2份纤维、0.5‑1份减水剂,水为上述干粉总量的16‑20%。依次将上述干粉加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在施工现场加水和减水剂搅拌即可使用。本发明施工方便快捷,综合成本低,改善隔声性能,无污染、产品性能稳定,且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及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矿渣、废橡胶和漂珠,可消耗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同时缓解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中的楼板砂浆,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协同工业废弃物的隔声砂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声音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不做任何隔声措施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居民对声环境的要求。由于楼板的隔声性能差引起的环境投诉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长,各政府部门对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均做了相关要求,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对居住建筑卧室、起居室的楼板撞击声压级也做了相关规定,高标准和低限值要求分别为≤65dB和≤75dB。然而,常用的12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而通常采用浮筑楼板,在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铺设弹性垫层,再浇筑约40mm厚的混凝土,可达到明显的降低楼板撞击声隔声量,但施工时交叉作业多,弹性层易遭到破坏、形成声桥,很难达到理想的隔声效果且成本较高。隔声砂浆也常被用于改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隔声性能,该方法能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且施工工艺简单,但制备的隔声砂浆成本较高,使它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生成加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因此,对建筑楼板隔声材料的要求不仅是隔声性能好,还要追求生产成本低、施工便捷、绿色环保,以提高其产品价值。

建筑垃圾是新建建筑建设或旧建筑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混凝土碎块、砖石、砂浆、渣土等。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年生产的建筑垃圾约12-24亿吨,约占城市垃圾的70%,而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仅约为5%,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堆放和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对植被和地下水产生影响,因此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迫在眉睫。而将建筑垃圾废弃物分选、破碎、筛分后,100%替代天然砂石用于隔声砂浆的制备,可扩展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但可缓解建筑垃圾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还可节约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此外,粉煤灰、矿渣、废橡胶和漂珠均为工业废弃物,粉煤灰和矿渣部分替代水泥用量,并采用废橡胶和漂珠作为隔声功能材料,不但能够大规模的利用工业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楼地面隔声性能、施工方便快捷、综合成本低且绿色环保,发明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协同工业废弃物的隔声砂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协同工业废弃物的隔声砂浆,能够提高隔声性能,同时施工方便快捷,综合成本低,而且绿色环保。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协同工业废弃物的隔声砂浆,包括干粉、水、减水剂,其中,所述干粉包括:水泥30-35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90-120份、粉煤灰5-10份、矿渣5-10份、废橡胶15-20份、漂珠10-15份、纤维素醚2-5份、纤维1-2份;其中,所述减水剂为0.5-1份,所述水为所述干粉总量的16-20%。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水泥为28天抗压强度大于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包括红砖颗粒、混凝土碎块、碎石、瓷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经破碎、筛分后得到的细度模数为2.3-3.0的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