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调整极群中心距的极群夹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4162.0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2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苏焕锋;杨强;李国清;袁芳;徐建刚;夏诗忠;刘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19/04;H01M10/14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调整 中心 夹具 装置 | ||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可以调整极群中心距的极群夹具装置。属于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针对极群板耳插入汇流排不居中所采取的方法存在影响效率和增加成本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两块极群夹具压板和与极群夹具压板的极群夹持部位结构形状相同的中心距调整工装;所述两块极群夹具压板上设有用于固定中心距调整工装的螺丝孔;所述中心距调整工装上设有便于螺丝或螺杆进入并通过的螺丝导轨凹槽,且螺丝导轨凹槽侧部设有与螺丝孔对应的螺丝卡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提高模具利用率和降低质量风险的特点,主要用于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调整模具中心距与极群梭架中心距的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调整极群中心距的极群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蓄电池的半成品质量进行监控,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一工序,确保产品质量。在电池的铸焊过程中,极群的板耳需在铸焊模具的型腔中与熔融的铅液接触,板耳熔融并与型腔中的铅液组成汇流排极群。汇流排极群要求,极群的板耳需在汇流排的长度方向处于正中位置。极群如不位于正中位置,极群边片的板耳与汇流排边缘的距离过近,易出现包边不足,或由于包边不足,使边片熔融时热量不足,出现倒爬坡,最终导致掉片情况发生,增加质量风险,降低电池寿命。因此,生产过程中需控制极群板耳在汇流排长度方向的位置。
另有部分铸焊模具在开模时厂家设计缺陷,没考虑模具加热后的膨胀情况。模具中心距与极群梭架中心距不对应。在做多片的极群结构,易由于两者中心距不对应,导致极群板耳插入汇流排不居中,边片包边不足导致倒爬坡,产生质量风险。
目前针对该种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将铸焊模具汇流排长度方向的尺寸加长,以增加汇流排边缘与板耳的包边距离。但该种方法调整范围有限,一般在0.5mm以下。因为随着汇流排尺寸的加长,汇流排型腔的体积会变大,注铅时铅量会增加,进而使铸焊时热量增加,需重新验证工艺参数,耗费技术人员时间。且该种方式因增加铅量,会增加生产单只电池的成本,这与绝大多数公司降成本目标是背离的。再者,电池汇流排型腔尺寸是主机厂的重点关注对象,随意变更汇流排尺寸,有可能导致顾客投诉。最后,汇流排行腔的长度是与槽体单格宽度对应的,随意加长,会导致极群不能入槽或导致极群入槽报废率升高,影响效率,增加了成本。
2、将汇流排的型腔深度加大。可增加注铅量,增加铸焊时的热量,增强板耳的爬坡效果,促使板耳熔融。但采取该种方法需慎重,该种方法因加深了汇流排的深度,汇流排型腔底部下方为冷却水管道。在不了解模具的水道设计图的情况下,随意加深,有可能凿穿冷却水管道,导致模具报废,加工的风险极高。该种方式同样会增加铅耗,增加生产成本。行腔体积的变化使铸焊时匹配的工艺参数也需进行更改,耗时耗力。
3、改善捏板耳装置的捏板耳效果。极群在铸焊之前,一般会进行捏板耳,作用在于将极群板耳合拢,增加极群边片板耳距汇流排边缘的距离,增加包边。这种方法只适用在铸焊模具与极群夹具的中心距一致时,用于提高汇流排的板耳包边效果。当铸焊模具与极群夹具的中心距不一致,调整效果有限。且实际生产过程,捏板耳的效果通常不理想,捏板耳的力度过大,极群板耳会发生粘连或扭曲,这是不允许发生的。捏板耳的力度过小,捏板耳的效果就不理想。且捏板耳装置的中心必须与极群辊道中心一致,否则会导致出现板耳集体向一边倾斜的情况。故使用该种方式,生产过程不稳定,无法保证板耳的包边效果。
4、重新加工中心距尺寸合适的铸焊模具。该种方法虽能解决模具中心距与极群夹具中心距不一致的问题,但其所需费用巨大。依供应商不同,其加工成本在10万到80万之间。且加工周期一般需要2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加上调试验证的时间、技术成本,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急需生产,根本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为了提高模具利用率,降低极群板耳掉片风险,而提供一种可以调整极群中心距的极群夹具装置,可灵活调整极群之间的中心距,使之与模具对应,降低质量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