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亲和免疫介质纯化蛋黄抗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3415.2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严俊;张秀芳;李俊华;常翠华;苏宇杰;顾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丽康(江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6/02 | 分类号: | C07K16/02;C07K1/22;B01D15/2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仇钰莹 |
| 地址: | 222211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亲和 免疫 介质 纯化 蛋黄 抗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亲和免疫介质纯化蛋黄抗体的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一种硅藻土亲和蛋白标签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抗体亲和免疫纯化方法。该亲和纯化技术采用廉价的硅藻土助滤剂作为载体,以带有核糖体蛋白L2标签抗原蛋白为偶联配基,利用了核糖体蛋白L2对硅藻土的特异性吸附作用,构建了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亲和免疫纯化方法。高效低成本的特异性蛋黄抗体亲和纯化技术的开发不仅能有效提高特异性蛋黄免疫球蛋白分离提取效率,也能进一步提高蛋黄抗体的附加值和扩大应用领域,这对于提高特异性蛋黄免疫球蛋白在高端生物抗体市场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亲和免疫介质纯化蛋黄抗体的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抗体的纯化,主要是利用静电性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疏水性相互作用的疏水性色谱法及利用对于抗体的亲和相互作用的蛋白A色谱法等,但是现在通用的抗体的纯化方法均存在操作冗杂、价格昂贵等缺点。
蛋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抗体,在动物疾病免疫防治、减少或停用动物日粮中亚治疗量的抗生素已经表现出较好的替代效果。部分国内外厂家已经成功的实现了蛋黄免疫球蛋白在生物医药及日用食品领域的应用,开发了能对口腔溃疡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口腔喷剂,具有抗龋齿功效的口香糖,具有抗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炎及胃溃疡)特性的饮料,具有抑菌止痒功效白色念珠菌特异抗体护理液及抗流感病毒牙膏等多款产品。
一直以来,生物蛋白中的色谱或非色谱纯化方法不得不在分离效果、成本和易用性之间进行权衡。由于传统的水相稀释-膜柱分离方法在抗体提取中,尤其是提取的蛋黄抗体中特异性抗体含量低,致使其在工商业、科研、分析检测、理论研究和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亲和免疫层析技术用于分离抗体的技术得到了重视,有报道亲和免疫层析技术由于可从蛋黄样品粗提澄清液中简单过柱处理即可分离出所需的高纯度的特异蛋黄免疫球蛋白。然而亲和免疫层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存在载体发展不足导致价格昂贵(琼脂糖颗粒等)、配基纯度要求过高不易制备和洗脱过程中易造成目的物质失活等缺点。
新种类载体的研究开发及偶联配基的高纯度制备是制约高纯度抗体高效分离技术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一种硅藻土亲和蛋白标签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抗体亲和免疫纯化方法。该亲和纯化技术采用廉价的硅藻土助滤剂作为载体,以带有核糖体蛋白L2标签抗原蛋白为偶联配基,利用了核糖体蛋白L2对硅藻土的特异性吸附作用,构建了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亲和免疫纯化方法。高效低成本的特异性蛋黄抗体亲和纯化技术的开发不仅能有效提高特异性蛋黄免疫球蛋白分离提取效率,也能进一步提高蛋黄抗体的附加值和扩大应用领域,这对于提高特异性蛋黄免疫球蛋白在高端生物抗体市场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抗体纯化的亲和免疫介质,所述亲和免疫介质为吸附融合蛋白的硅藻土,所述融合蛋白为将来源于致病菌或病毒抗原蛋白与核糖体L2蛋白的融合得到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核糖体L2蛋白含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多肽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核糖体L2蛋白含有如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核糖体L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核糖体L2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L2蛋白的基因的获得,可以通过设计PCR引物,从大肠杆菌HB101菌株、BL21(DE3)菌株、TOP10菌等含有L2蛋白菌株进行扩增得到相关基因;也可以按照其氨基酸序列,依据表达细胞的基因密码子偏好,合成相应的基因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丽康(江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尤丽康(江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3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