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62494.5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2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献;于翔;韩磊;郑合文;刘和洋;温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5/02 | 分类号: | H04L45/02;H04L43/0852;H04L4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周云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报文识别需要复杂手工配置,容易出错,并且网络发生变化时,需要用户感知并更改配置的问题,以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第一路由特征是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对数据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一般采用典型的“两地三中心”架构。两地三中心是指同城双中心加异地灾备,是一种商用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两地是指同城、异地;三中心是指生产中心、同城灾备(容灾)中心、异地灾备(容灾)中心三个数据中心。另外,不同于传统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中仅生产中心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如图2所示,为了获得更好的业务体验,同城的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还能组成“同城双活”架构,每个数据中心均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部分情况下为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能使用“同城多活”架构。
对于“双活”或“多活”架构,两个或多个数据中心运行相同的应用,具备同样的数据,数据中心间的数据是实时同步的。例如银行的联机交易,必须等待数据跨长距在同城灾备中心完成确认整个交易才算完成。所以“双活”或“多活”架构对网络要求很高。如图2所示,在“双活”架构下,会出现数据中心的短距报文(如仅在数据中心内部传输的报文)和长距报文(如需要跨数据中心传输的报文)混跑的情形。当数据中心长距报文流量较大时,容易造成长距报文的拥塞,长距报文的拥塞会影响短距报文的传输。同样短距报文的拥塞,也会影响长距报文的传输。因此为了避免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间的相互影响,需要将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进行隔离,以获得更好的报文传输性能。
对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进行隔离的前提是对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的识别。目前,对于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的识别,通常通过手工配置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段实现。例如:根据网络规划,“同城双活”的两个数据中心会各自规划不同的IP网段,通过在交换设备配置长距报文的IP网段,从而根据报文对应的目的IP识别是长距报文还是短距报文。然而,手工配置的IP网段会面临配置工作量大,且极易出错的问题,并且随着网络的变化,手工配置的IP网段会出现失效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无需复杂手工配置,能够适应网络变化实现对报文识别的报文处理方案,以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报文识别需要复杂手工配置,容易出错,并且网络发生变化时,需要用户感知并更改配置的问题,以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采用上述方法,通过获取的某一类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实现对以该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进行发送或转发的某一类报文的识别,无需用户复杂的手工配置,不易出错;并且获取到的某一类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能够随网络的变化而变化,无需用户感知网络变化并更改配置,能够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2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