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合物壳层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1859.2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忠;梁福鑫;桂豪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09K5/06;C08F212/08;C08F212/36;C08F220/18;C08F222/14;C08F2/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合物 相变 微胶囊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基于聚合物壳层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基于聚合物壳层的相变微胶囊包括:相变芯材、和包覆所述相变芯材的复合壁材,其中,所述复合壁材由包含Janus颗粒和壳层聚合物的壁材组合物形成。本发明的基于聚合物壳层的相变微胶囊具有可控相变温度,其储热密度高且焓值保有率高。本发明的基于聚合物壳层的相变微胶囊的制造方法可以自由调控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高效地控制相变材料和Janus颗粒的比例,并且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具有工业批量生产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合物壳层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控相变温度、高储热密度且焓值保有率高的高焓值相变微胶囊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日益增长的能量消耗要求人们能够更有效地生产、储存和利用能量。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之一的热能的浪费是不可忽视的一大现象,节约热能、提高热能使用效率是刻不容缓的技术挑战。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能量的储存(蓄冷、蓄热)是一项新型的环保节能技术,其具有温度变化小、储热密度高的优点,使其在太阳能的利用、工业余热和废热的回收、空调节能、建筑采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相变材料是利用其在固液转变时的吸放热现象来进行热能管理,因此其在液态下的泄露和固液转变时的变形等是相变材料实际使用时的重大缺陷。
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化是解决上述泄露和变形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技术一般首先利用乳化技术,获得均一分散的相变材料液滴(颗粒);而后运用化学或物理手段在相变材料颗粒表面包覆一层性能稳定的壳层;最终获得的相变微胶囊在相变过程时,其相变内核发生固液转变,而壳层保持为固态,从而解决了相变材料的泄露和变形。因此,该微胶囊技术的关键点在于相变材料的乳化和稳定壳层的制备。
相变微胶囊的乳化过程可选用传统的乳化剂,例如可列举出乙烯甲基醚-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钠盐水解物、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水解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水解物、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水解物、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与苯乙烯、乙烯、乙烯醇、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酰胺、异丁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腈共聚而得的共聚物、聚乙烯基苯磺酸、聚乙烯基苯磺酸钠、乳化剂OP-5、乳化剂OP-10、吐温20(Tween20)、吐温60(Tween60)、吐温80(Tween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X-100(Triton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等。近年来,Pickering乳液也被广泛应用于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多种纳米颗粒可作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高岭石矿物、凹凸棒石和多壁碳纳米管等。
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可获得具有不同壳层材料(壁材)的相变微胶囊,目前壳层材料大多选用单一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作为有机壁材的实例,例如可例举出:专利文献1中提及的聚氨酯壁材、专利文献2中提及的聚脲壁材、专利文献3中提及的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基壁材等。作为无机壁材,例如可例举出:专利文献4中提及的二氧化硅基壁材、专利文献5中提及的利用氧化石墨烯在相变材料表面凝聚获得相变微胶囊等。
然而,目前公开的相变微胶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其主要问题来源于不同相变微胶囊制备技术本征的缺点和不足。
尽管相变微胶囊的乳化过程灵活可控,但是不同乳化手段的缺陷不可忽视。例如,传统低分子乳化剂只有在较大的使用量下才能形成稳定的乳液,大量乳化剂的使用增加了成本和环境压力;大分子乳化剂成本较高,同时乳化剂稳定性较差;Pickering乳液所使用的纳米颗粒需要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增加了工艺工序,并且产品稳定性很难得到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