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绑带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1817.9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其;韩健;莫旸;王有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13/14;A43B23/02;A43C11/1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绑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绑带鞋,包括鞋本体,其设有鞋底和鞋面,鞋底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还包括鞋绳和电动收放绳机构,鞋面沿与斜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鞋底固接;电动收放绳机构位于容置腔内,并与鞋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第二部分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进而解决用户手动绑缚或松脱鞋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绑带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有鞋绳的鞋,在穿着之前需要将鞋绳交叉穿设于鞋面上设有的对称穿孔中,穿鞋时,用户需弯腰并手动地把鞋绳调好松紧,通过交叉打结的方式系好鞋带,以使鞋面裹紧足部,脱鞋时,需再次弯腰并手动地将鞋绳结一一解开,这种传统的鞋绳系带方式不仅费工费时,且在行走的过程中还会存在鞋绳散落的情况,特别是给一些残疾人士、儿童和老人会带来诸多的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自动绑带的鞋,但目前现有技术中能够自动绑带的鞋的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无论是在制造、组装、维修还是使用的过程中均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制鞋工艺复杂难以量产、组装困难以及鞋子出现故障后难以进行维修等问题;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绑带鞋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绑带鞋,解决用户手动绑缚或松脱鞋绳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绑带鞋(第一技术方案),包括鞋本体,其设有鞋底和鞋面,鞋底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还包括鞋绳和电动收放绳机构;鞋面沿与鞋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鞋底固接;电动收放绳机构位于容置腔内,并与鞋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第二部分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鞋扣;第一鞋扣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鞋扣和第三鞋扣;第二鞋扣内设有第二通孔;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依序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固定于第三鞋扣。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第三鞋扣内设有呈喇叭的第三通孔。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四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中,电动收放绳机构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扣;卡扣与容置腔相适配。
基于第四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五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第四鞋扣;第四鞋扣内设有第四通孔;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贯穿第四通孔,并固定于所述卡扣处。
基于第五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六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中,鞋底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鞋绳导向槽;鞋绳内置于鞋绳导向槽内的部分外壁套设有导管。
基于第二或第五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中,电动收放绳机构包括外壳及内置于外壳中的电源、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电源用于为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供电;电容传感器设于外壳面向脚底的一侧,用于感知足部靠近,并在足部伸入鞋本体时向控制器发送电容变化值;控制器接收电容变化值,并在电容变化值满足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
基于第七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八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中,第七技术方案中的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外壳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无线充电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多杂环结构的化合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