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1681.1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军;郭夕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精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3 | 分类号: | E21D23/03;E21D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巷道 用上 端头 液压 支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并排紧靠放置,第二支架数量为一个且与其中一个第一支架前后紧靠设置,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位于巷道内,且第二支架靠近急倾斜口;
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撑梁、第一油缸及第一连杆机构,第一支撑梁通过第一油缸固定于第一底座上方,第一油缸一端铰接于第一底座,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梁,第一支撑梁通过第一油缸伸缩以实现升降动作,第一连杆机构位于第一底座与第一支撑梁之间,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机架与第一连杆,第一机架固定于第一底座上,第一连杆固定于第一支撑梁上,第一支撑梁通过第一连杆机构及第一油缸以实现升降及角度调整动作,第一支撑梁一端铰接有第一可伸缩梁,第一可伸缩梁包括第一底梁与第一前探梁,第一底梁铰接固定于第一支撑梁上,第一前探梁可伸缩地套设于第一底梁内,第一底座与第一可伸缩梁之间固定有辅助油缸,辅助油缸向外倾斜设置;
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支撑梁、第二油缸及第二连杆机构,第二支撑梁通过第二油缸固定于第二底座上方,第二油缸一端铰接于第二底座,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梁,第二支撑梁通过第二油缸伸缩以实现升降动作,第二支撑梁一端铰接有掩护梁,第二连杆机构位于第二底座与掩护梁之间,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二机架与第二连杆,第二机架固定于第二底座上,第二连杆固定于掩护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梁靠近急倾斜口一侧设有延伸梁,延伸梁通过第三连杆机构固定并与第二支撑梁齐平,延伸梁通过第三连杆机构能向下弯曲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连接件,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位于同一水平面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缸与第二油缸数量均为四个,分别固定于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四角处,第一油缸与第二油缸底部外套设有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辅助油缸数量为两个且位于底座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有底座、支撑梁、底梁及前探梁的端角处均圆角处理。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急倾斜巷道用上端头液压支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待支撑支架依次叠加放置于急倾斜巷道后,将第二支架放置于巷道内靠近急倾斜口处,第二支架头部紧抵巷道内端,第二支架的一侧紧抵巷道内壁,另一侧则紧抵支撑支架,此时第二支架的掩护梁通过第二油缸驱动处于下降并收拢状态;
步骤二、将一个第一支架紧跟第二支架放置,使得第一支架的头部紧抵第二支架尾部,通过第二油缸驱动第二支架的掩护梁向上移动,由于掩护梁紧抵巷道内端,掩护梁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形成掩护梁作用于巷道内端上的力,相对的,巷道内端产生反作用力于第二支架,使得第二支架整体向第一支架所在方向产生位移,使得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形成相互紧靠状态,从而实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距离的微调;
步骤三、将另一个第一支架放置于巷道内,使得两个第一支架沿着巷道长度方向并列放置于巷道内;
步骤四、将全部支撑梁与前探梁通过各油缸上升并紧抵巷道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精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精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6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秸秆和牛粪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