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人工呼吸器的吸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1442.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霞;程云涛;张宗雷;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霞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720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工 呼吸器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呼吸器的吸痰装置,包括与呼吸管路,呼吸管路包括呼吸末端管座,呼吸末端管座连通连接有呼吸末端管,呼吸末端管座侧面设置有供气接口。还包括吸引管路,吸引管路包括吸引末端管座,吸引末端管座连通连接有吸引末端管,吸引末端管座侧面设置有负压接口。吸引管路的末端设置于呼吸管路末端的内腔,吸引末端管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穿过呼吸末端管座,吸引末端管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与吸引末端管座连通连接。吸引管路的末端的内腔设置有贴紧其内壁的绞簧。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在不卸下呼吸器的情况下,完成吸痰工作;同时又解决了吸痰工作容易导致的对患者器官的负压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科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工呼吸器的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自主呼吸不充分的患者使用人工呼吸器,来进行实施人工呼吸的处置。人工呼吸器例如与从口部插入到气管内的气管内导管、从气管切开孔插入到气管内的气管切开导管等插管设备连接,经由该插管设备来确保患者的呼吸。
然而,被插入有气管内导管、气管切开导管等插管设备的患者,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存积于气管、支气管等的痰、唾液等排出。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定期地进行吐痰吸引作业,在该作业中,通过插入到患者的插管设备,将吸引导管插入气管内来吸引痰等异物。该吐痰吸引作业不分昼夜地在一天中需要进行多次,因此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负担。
另外,在上述吐痰吸引作业中,由于从插管设备暂时取下人工呼吸器,因此存在如下危险性,即,在吐痰吸引作业中未向患者供给氧而使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此外,在将吸引导管插入到气管内时,有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内膜而发炎。
这样,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的吐痰吸引作业,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都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在不卸下呼吸器的情况下,完成吸痰工作,从而防止患者出现低氧,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又解决了吸痰工作容易导致的对患者器官的负压伤害的一种用于人工呼吸器的吸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工呼吸器的吸痰装置,包括与呼吸管路,还包括吸引管路,所述吸引管路的末端设置于所述呼吸管路末端的内腔;
所述吸引管路的末端的内腔设置有贴紧其内壁的绞簧,所述绞簧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绞簧由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一端至另一端节距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呼吸管路包括呼吸末端管座,所述呼吸末端管座连通连接有呼吸末端管,所述呼吸末端管座侧面设置有供气接口。
所述吸引管路包括吸引末端管座,所述吸引末端管座连通连接有吸引末端管,所述吸引末端管座侧面设置有负压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引末端管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呼吸末端管座,所述吸引末端管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引末端管座连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绞簧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有吸引末端管座,所述绞簧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吸引末端管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绞簧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面向所述吸引末端管座的一侧设置有动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吸引末端管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吸引通道,所述吸引通道与所述吸引末端管座连通连接;
所述吸引通道外侧设置有盐水通道,所述盐水通道与所述吸引通道的接近端部的位置连通,所述盐水通道的端部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盐水通道远离患者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引通道分离形成盐水供给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霞,未经杨光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