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TG热收缩膜标签用UV凹印白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59869.2 申请日: 2020-07-10
公开(公告)号: CN111662588A 公开(公告)日: 2020-09-15
发明(设计)人: 郝自娟;闫银凤;史海生;黄晓谨;袁永浩;王宏磊;杜俊鹏;李勇敢;杨武涛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1/101 分类号: C09D11/101;C09D11/102;C09D11/104;C09D11/03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杨海霞
地址: 453600 河南省新乡***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petg 收缩 标签 uv 凹印白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紫外光固化油墨领域,涉及一种PETG热收缩膜标签用UV凹印白墨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配比原料制备而成,各组分以重量份计:聚氨酯丙烯酸酯:8‑15份,聚酯丙烯酸酯:8‑15份,三丙二醇二丙异酸酯:30‑40份,三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6份,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1‑3份,184:1‑3份,Tego‑900:0.3‑0.8份,Tego‑432:0.8‑1.5份,Tego‑655:0.3‑0.8份,滑石粉:3‑8份,轻质碳酸钙:3‑8份,钛白粉:15‑30份。该光固化油墨具备良好的印刷适性,安全环保,印刷速度快,色泽鲜艳,附着力高,不易褪色,耐摩擦。该油墨应用于热收缩薄膜PETG,可以在保证低成本的同时,印刷速度达到200m/min以上,是一种环保型UV光固化油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紫外光固化油墨领域,涉及一种PETG热收缩膜标签用UV凹印白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薄膜软包装行业90%的企业采用的是凹印工艺,而且大部分使用的是溶剂型油墨,但这种类型的油墨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受到了“排挤”和限制,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被禁止。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省市环保部门推出一系列削减VOCs的政策法规,软包装企业不得不在生产末端加装有机废气处理设置,末端处理技术在这几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无法从源头真正的解决问题,使其应用 受到很大制约。为了达到环保化生产的要求,有一些软包装企业在源头控制方面尝试环保型油墨的测试应用。目前软包装凹印行业中出现了几类代替传统凹印油墨的解决方案,即单一种类溶剂或单一溶剂油墨、水墨、无溶剂能量固化型油墨。

(1)单一种类溶剂或单一溶剂油墨

此类油墨使用的是单一可接受的溶剂或某类溶剂,可解决VOCs回收中多种成分溶剂回收困难的问题,帮助软包装凹印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目前此类油墨的应用者也比较多,但很多软包装企业只在某一色印刷中采用,并没有全面推广开来,因为相对传统溶剂墨,其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油墨鲜艳度变差。由于配方中只有一种或一类溶剂,溶解力相对较弱,表现为油墨的展色性变差,鲜艳度降低。(b)油墨的转移性变差。尤其是在浅网部分,单一种类溶剂或单一溶剂油墨的短板是缺少慢干溶剂,对于过渡网及浅网部分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印样的完整性。(c)油墨的流动性变差,导致油墨黏度整体提高,储存稳定性变差,触变性变大。

(2)水墨

目前国内许多软包装企业都在开展凹印水墨的测试应用,行业人士对其使用效果褒贬不一。在软包装凹印企业使用水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并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a)由于其干燥速度较慢,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水性凹印墨不能满足高速印刷的要求。改造印刷机后,提高能耗加大加热温度和出风量,提高了烘干速度,但是又出现了新的假干返黏问题。(b)塑料软包装水性凹印墨印刷的着色牢度和稳定性较差。(c)塑料软包装水性凹印墨的色彩偏暗,色彩鲜艳度不如溶剂凹印墨和UV凹印墨。(d)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水性凹印墨耐溶剂性差,在复合工艺过程中以及在包装物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色迁移、复合牢度差等问题。

(3)无溶剂能量固化型凹印油墨(UV光固化+EB电子束固化)

无溶剂能量固化型凹印油墨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的凹印油墨:(a)100%固含量的UV光固化凹印油墨;(b)100%固含量的EB电子束固化凹印油墨。

UV光固化技术是一项绿色工业的新技术,曾被北美辐射固化委员会评为具有“5E”特点的工业技术。所谓5E,即:

Efficient,高效,UV固化可以在数秒之内实现完全的固化,生产效率更高;

Energy saving,节省能源,UV产品是常温快速固化,其能耗一般只有热固化的1/10~1/5;

Environmental friendly,环境友好,不含或只含少量溶剂,能源为电能,无CO2产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9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