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9845.7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7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村中胜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沙迪克 | 
| 主分类号: | B22F1/052 | 分类号: | B22F1/052;B22F1/12;B22F10/34;B33Y70/1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都筑区仲町台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层叠 造形 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
未使用的所述材料粉体的原材料在制造时,根据所述原材料的粒度分布作为规定的粒度分布的方式进行制造,
为了决定所述规定的粒度分布,所述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a)-(e)的工序:
(a)将已试制的所述原材料供给至金属层叠造形装置;
(b)从所述金属层叠造形装置回收作为未烧结的所述材料粉体被排出的再利用材料;
(c)将已回收的所述再利用材料再次供给至所述金属层叠造形装置;
(d)再次从所述金属层叠造形装置回收作为所述未烧结的所述材料粉体被排出的所述再利用材料;
(e)判定重复再利用已试制的原材料是否已达到规定次数,若未达到所述规定次数,则重复进行工序(c)、(d),直至达到所述规定次数为止;
测定仅再利用所述规定次数后的所述再利用材料的流动性,判定所述流动性是否为规定的基准值以上,若所述流动性为所述规定的基准值以上,则将所述已试制的原材料的粒度分布决定为所述规定的粒度分布,
在所述(a)-(e)的工序中,所述金属层叠造形装置不进行层叠造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流动性根据排出时间及休止角来求出,所述排出时间是将再利用所述规定次数后的所述再利用材料投入漏斗,从所述再利用材料开始落下至落下完成为止的排出时间,所述休止角是落下完成后不自发地崩塌而稳定时的所述再利用材料的山的休止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规定的基准值表示能够形成厚度及密度均匀的材料粉体层的所述流动性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规定的粒度分布是将粒径为17μm以下的粒子的频度设为4%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规定的粒度分布中,
表示在累积分布中累积为50%的粒径的中位直径处于17μm以上且53μm以下的范围内,
表示在频度分布中频度为最大值的粒径的众数直径处于17μm以上且53μm以下的范围内,
且将所述粒径为17μm以下的所述粒子的所述频度设为3%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原材料中添加有二氧化硅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粒径形成为5nm以上且15n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再利用所述规定次数后的所述再利用材料来对烧结体进行层叠造形,以成为所述烧结体的空隙率为所述空隙率的规定的基准值以上、及所述烧结体的强度为所述强度的规定的基准值以上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方式,调整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添加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原材料的组成元素中含有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层叠造形用的材料粉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添加所述二氧化硅粒子前的所述粒度分布是与比所述流动性的规定的基准值低的所述流动性对应的所述粒度分布,
以所述流动性成为所述流动性的规定的基准值以上的方式调整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添加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沙迪克,未经株式会社沙迪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98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