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打孔装置及打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8755.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毛亚新;王学花;杨春燕;张纯琛;李良;梁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打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打孔装置及打孔方法,涉及叶片打孔领域,包括机架结构、调节装置和打孔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减少工人因测绘孔位所浪费的时间。降低因手动测量带来的尺寸误差,免去了卷尺和记号笔的使用。减少因人员更换导致的打孔一致性差的问题。减少因个人手法与力度不同打孔时,对叶片造成的贯穿性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孔装置,尤其涉及风电叶片的打排水孔装置及打孔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排水孔作为叶片不可或缺的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叶片的叶尖部设有直径为8mm的孔,且与叶片表面呈45°夹角,也要与叶片中心线呈45°夹角。要求将叶片SS面打透,且不能伤及PS面。此工艺难点:
1.由于排水孔在叶尖部位,叶尖部为曲面造型,用卷尺测量其尺寸难度较大,且存在较大误差。
2.与叶片保证2个45°夹角,完全凭借工人经验操作,无法满足图纸尺寸要求,不能保证一致性。
3.工人在进行打孔时,稍有不慎,会将叶片PS面与SS面整体贯穿,造成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叶片排水孔快速定位,保证打孔的一致性的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横梁和纵梁组成装置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下框架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支撑连接,各连接点由角件加固连接,横梁的上端和下端中部分别设有可供第二蝶形螺栓和锁紧螺栓滑动的轨道,第一侧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固定限位板,第二侧板通过卸料螺栓连接随行限位块,卸料螺栓上套接矩形弹簧和垫片,使得随行限位板可以在保证压力的情况下横向调节以适应叶片的尺寸,随行限位块的中心位置还贯穿有可伸缩的第一蝶形螺栓,用于锁紧叶片;
上框架的一侧设有两块纵向设置的钻板横梁支撑钻套模板,钻套模板上设有螺纹孔,每块钻板横梁的两端和中间部分均设贯穿的螺纹孔,中间部分的螺纹孔通过螺母和螺栓与钻套模板锁紧,两端部的螺纹孔通过锁紧螺栓与横梁的下端轨道连接;在钻板横梁上端对应位置连接有呈L形的压脚,压脚的一端通过在横梁轨道内的第二蝶形螺栓锁紧,另一端与钻套模板焊接,通过第二蝶形螺栓和锁紧螺栓沿横梁调节钻板横梁的横向移动,通过第二螺栓和螺母调节钻板横梁的上下移动。在钻套模板上倾斜设置钻套,探针穿过钻套寻找叶片打孔位,钻套模板上还开通有窥视孔,通过窥视孔能够观察探针与打孔位的对应情况。
横梁和纵梁的材料采用铝制。固定限位板和随行限位块的材料采用聚乙烯塑料。孔是排水孔。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由现场作业员根据技术要求确认打孔位并标注;
(2)将叶片由叶尖部位套入打孔装置中;
(3)通过随形限位块并调节第一蝶形螺栓将叶片与打孔装置锁紧,
(4)通过窥视孔,调整移动钻套模板并结合探针锁定打孔位,
(5)通过第二蝶形螺栓、螺母及锁紧螺栓将钻套模板紧固锁定,撤出探针,使用电钻通过钻套模板进行打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a)减少工人因测绘孔位所浪费的时间。
b)降低因手动测量带来的尺寸误差,免去了卷尺和记号笔的使用。
c)减少因人员更换导致的打孔一致性差的问题。
d)减少因个人手法与力度不同打孔时,对叶片造成的贯穿性伤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8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爬壁式喷丸机器人
- 下一篇:轨道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及轨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