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8151.1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石宝珍;李荻;郭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京润石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06 | 分类号: | C07C4/06;C07C4/04;C07C11/04;B01D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4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催化 转化 乙烯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质石油烃(R12)和轻烃(R22)分别在反应器(R10)和第二反应器(R20)进行催化转化,第二反应器(R20)设置成上下两个反应区即下反应区(R27)和上反应区(R28),轻烃(R22)依次进入低温的下反应区(R27)和高温的上反应区(R28),实现低温催化裂化反应和高温制乙烯裂解反应,再生器(G10)的催化剂分别进入该下反应区(R27)和上反应区(R28),通过分级供热方式实现反应过程的逐渐升温;反应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重质石油烃(R12)进入反应器(R10),在来自再生器(G10)的催化剂环境下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所述反应器(R10)的反应器出口反应温度为490~700℃,反应时间0.5~5.0s,反应压力绝压0.23~0.40Mpa;
(2)轻烃(R22)进入第二反应器(R20)进行催化转化;
所述轻烃(R22)先进入第二反应器(R20)下部的下反应区(R27),在来自再生器(G10)经下再生立管(G34)引入的下再生剂环境下,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所述下反应区(R27)的反应温度530℃~620℃,反应时间0.5~3.0s;
所述轻烃(R22)完成低温催化裂化反应后,下反应区(R27)生成的产物和催化剂向上流动进入上反应区(R28),来自再生器(G10)经上再生立管(G24)引入的上再生剂进入上反应区(R28),向上反应区(R28)提供热量,提高温度和剂油比,继续进行催化裂解和热裂解组合反应;所述上反应区(R28)的反应温度为550℃~750℃,反应时间0.2~3.0s,反应压力绝压0.20MPa~0.40Mpa;
(3)第二反应器(R20)反应后的物流和反应器(R10)反应后的物流一起进入沉降器(D10)进行气固分离,得到反应产物(D12),分离出的催化剂在汽提段(S10)汽提后进入再生器(G10)再生,循环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石油烃(R12)为减压蜡油、渣油、焦化蜡油、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后的蜡油、加氢处理后的渣油、原油中的一种或混合物,沸点高于3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烃(R22)为石脑油、C4、C5、加氢后的催化裂化柴油组分中的一种或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反应器(R20)的上反应区(R28)下游、汽提段(S10)和反应器(R10)下游三个位置中的任1~3个位置补充重油或重回炼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G10)的再生器稀相区(G15)下方设置上下两个再生区即下再生区(G19)和上再生区(G12),经上再生区(G12)向反应器(R10)和第二反应器(R20)提供再生剂。
6.一种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反应器(R10)、第二反应器(R20)、再生器(G10)、沉降器(D10)和汽提段(S10),再生器(G10)和沉降器(D10)并列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应器(R20)与反应器(R10)共用沉降器(D10)、汽提段10和再生器(G10);在所述反应器(R10)下部设置重质石油烃入口(R12A);所述反应器(R10)下部的再生剂入口(R14A)通过再生立管(G14)与所述再生器(G10)的再生剂出口(G14A)连通,
所述第二反应器(R20),包括下部的下反应区(R27)和上部的上反应区(R28),下反应区(R27)用于低温催化裂化反应,上反应区(R28)用于高温制乙烯裂解反应;在所述下反应区(R27)下部设置轻烃入口;所述下反应区(R27)下部的下再生剂入口(R34A)通过下再生立管(G34)与所述再生器(G10)的下再生剂出口(G34A)连通,所述上反应区(R28)下部的上再生剂入口(R24A)通过上再生立管(G24)与所述再生器(G10)的上再生剂出口(G24A)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油烃催化转化制乙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G10)的再生器稀相区(G15)下方设置上下两个再生区即下再生区(G19)和上再生区(G12),所述再生剂出口(G14A)、下再生剂出口(G34A)和上再生剂出口(G24A)均设于上再生区(G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京润石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京润石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81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