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6399.4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修立煌;沈强;王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71/02;H04M1/18;C08L55/02;C08K13/04;C08K3/08;C08K3/04;C08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模内切 机壳 喷涂 注塑 方法 | ||
1.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颗粒制备,原材料由以下元素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包括1.3%~2.5%的铝粉、0.04%炭黑、0.15%抗氧剂、0.15%分散剂和0.8%高光色粉,硬度改性剂4%~10%,其余为ABS塑料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随后按相应比例配比,对各材料进行加热融合,随后使用螺旋挤压机对融合后的材料进行制粒处理,以形成注塑颗粒待用;
步骤(2)、注塑颗粒烘干,将制得的注塑颗粒放入烘箱中烘干处理,干燥温度设定为70℃~85℃,干燥4-5小时,将注塑颗粒中的水分控制在0.05以下;
步骤(3)、注塑成型,将原材料加热熔融,且加工温度设置在210℃~230℃,随后利用机械式模内切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待材料冷却成型后取出成型的手机壳,并进行初步检验,随后将检验合格的手机壳保留,进行后续加工;
步骤(4)、初次去毛刺,采用抛光砂纸对手机壳进行打磨,去除注塑成型时模具分界面以及相机孔位处的注塑毛刺;
步骤(5)、孔位加工,利用可输送夹具对手机壳进行夹持输送,并在相应工位钻出或铣出手机壳体不便于注塑成型的孔位,并对所加工孔位进行检验,随后将检验合格的手机壳保留,进行后续加工;
步骤(6)、二次去毛刺,采用抛光砂纸对手机壳后续加工出的可控为进行打磨处理,去除孔位加工时产生的毛刺;
步骤(7)、退火处理,将孔位加工完成的手机壳,放置在加热炉中,设定温度为70℃~85℃,对手机壳进行加热,待手机壳完全加热至70℃~85℃后,关闭加热炉,待其降温冷却后,取出手机壳,实现退火处理;
步骤(8)、表面清洁,将退火后的手机壳,通过抛光轮对手机壳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主要抛光部位是前两次的去毛刺打磨部位,之后再对手机壳进行清洗;
步骤(9)、检查包装,对抛光结束后的手机壳进行最后的外观检查,将有刮痕、尺寸有误差等不合格手机壳挑出,并对其进行包装,完成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采用的硬度改性剂选用玻璃纤维,所采用的分散剂选是花王EB-FF,通过不断搅拌使其充分融入原材料的熔融液中进行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机械式模内切注塑模具为自加热热流道注塑模具,注塑加工时模具本体恒温加热,且加热温度设定在70℃~85℃之间,模具的加热方式可采用蒸汽加热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模具材质选用抛光性好、高纯度、高镜面度及热变形小的优质钢,如瑞典ASSAB的S136优质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和步骤(6)中所采用的抛光砂纸选用2500目砂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清洗后的手机壳采用风干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63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洞石涂料及其反应装置
- 下一篇:摄像元件及摄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