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6176.8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0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乾;张田田;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达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4F13/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韦超峰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变 储能蓄冷罐 水蓄冷 系统 | ||
1.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罐(100),分别与所述蓄冷罐(100)连通的蓄冷单元(600)和放冷单元(700),所述蓄冷罐(100)包括顶盖(110)、罐体本体(120)和底盖(130),所述顶盖(110)上设有回水口(111),所述回水口(111)与其底部设置的上布水器(200)连通,所述底盖(130)上设有出水口(131),所述出水口(131)与其上部设置的下布水器(400)连通;
所述上布水器(200)与所述下布水器(400)之间设有移动相变储能单元(300),所述移动相变储能单元(300)与所述罐体本体(120)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相变储能单元(300)包括反渗透膜(310)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反渗透膜(310)的移动框架(320),所述反渗透膜(310)内设有复合相变层(311),所述移动相变储能单元(300)与自动控制系统(500)连接;
所述复合相变层(311)被所述反渗透膜(310)封装;
所述复合相变层(311)包括相变温度为4~6℃的相变材料以及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的孔隙率为3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本体(120)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121),所述移动框架(320)包括与该滑槽(121)相配合的滑架(321),所述滑架(321)上设有位于所述反渗透膜(310)上下两侧的固定板(3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3)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反渗透膜(310)变形的限位板(3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310)与所述移动框架(320)之间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相变层(311)为固态时的体积与所述反渗透膜(310)的容积比不大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正十四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水器(200)和/或所述下布水器(400)包括渗透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渗透板上的若干个分流板,所述分流板沿所述渗透板的中心向所述罐体本体(120)内侧壁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且若干个分流板端部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回水口(111)和/或所述出水口(131)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板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垂直所述渗透板的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储能蓄冷罐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00)与所述底盖(130)上的出水口(131)连通,且该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510),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00)根据所述流量计(510)传递的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相变储能单元(300)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达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达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61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网络的凭证下发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卤素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