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深加工制品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5726.4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骆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 地址: | 5644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深加工 制品 制作方法 | ||
一种茶叶深加工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清明前后第一次采茶时节的头茶;将采摘的茶进行烘焙;将烘焙好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机进行杀青;将杀青好的茶叶放入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好的茶叶按每千克加入20~30克桂花粉干燥;取按照重量份比例为玉兰花、栀子花、茉莉花2:1:1混合搅拌,然后将其与纯净水按30:1进行混合搅拌;将干燥好的茶叶放入调制好的浸泡液进行浸泡;将滤除水分后的茶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将真空冷冻干燥后的茶叶放入茶叶超细粉碎机进行超细粉碎;然后进行真空袋装。该茶叶深加工制品的制作方法,较好的延长了茶叶保存期限,确保了茶叶味道醇厚持久、香气袭人,保障了茶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深加工制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茶叶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消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饮茶源于我国,茶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类型。传统的茶叶加工制作方法主要为绿茶或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绿茶加工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晾青、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或者是红茶加工制作方法主要包括萎调、揉捻、发酵、烘培、复培步骤。上述传统的制茶方式制作出普通的茶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但是,传统的制作方式存在茶叶保存期限短,即经常出现味道变得淡甚至变质,影响了茶叶的正常食用;同时也容易出现茶叶香味流失,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并且,泡茶时还需倒掉第一次茶水,才能确保其干净无残留污染,造成较多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茶叶制品存放期限,确保茶叶味道,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深加工制品的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5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