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5426.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7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伴谦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任天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课题在于提高火花塞的耐热性能。将从绝缘体的前端侧主干部与外台阶部的交界位置到中心电极的缩径部与绝缘体的内台阶部的接触部分的后端位置为止的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在从交界位置到从交界位置起的距离为L/3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即第一范围内,主体配件的内径与绝缘体的外径之间的差为0.2mm以下。在比从交界位置起的距离为3L/2的位置靠后端侧且比大径部靠前端侧的第二范围内,主体配件的内径与绝缘体的外径之间的差比0.2mm大。绝缘体在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外径Dx1和绝缘体在第二范围中的最小外径Dn2满足0.9≤Dn2/Dx11,或者,主体配件在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内径比主体配件在第二范围中的最小内径小。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火花塞。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使燃料燃烧的装置(例如,内燃机)中的点火中使用火花塞。作为火花塞,例如利用具备筒状的主体配件、具有贯通孔且固定于主体配件的内周侧的绝缘体及至少一部分插入于绝缘体的贯通孔的前端侧的部分的中心电极的火花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192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为了内燃机的效率的提高,燃烧时的温度具有变高的倾向。绝缘体中的前端侧的部分会与燃烧气体接触,因此温度容易变高。通过减小绝缘体的前端侧的部分,能够提高火花塞的耐热性能。但是,从中心电极通过绝缘体的表面而到达主体配件的路径的长度变短,因此可能产生通过这样的路径的非意图的放电。这样,提高火花塞的耐热性能并不容易。
本说明书公开能够提高火花塞的耐热性能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
一种火花塞,具备:
绝缘体,具有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而沿着轴线延伸的贯通孔;
筒状的主体配件,固定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沿着所述轴线延伸;及
中心电极,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贯通孔的前端侧,
所述绝缘体具有:大径部,是外径最大的部分;前端侧主干部,连接于所述大径部的前端侧,外径比所述大径部小;及外台阶部,连接于所述前端侧主干部的前端侧,外径朝向前端侧而变小,
所述前端侧主干部具有内径朝向前端侧而变小的内台阶部,
所述主体配件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是内径朝向前端侧而变小的部分,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外台阶部,
所述中心电极具有缩径部,该缩径部是外径朝向前端侧而变小的部分,并且支承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内台阶部,
其中,在将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前端侧主干部与所述外台阶部的交界的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位置即交界位置到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缩径部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内台阶部的接触部分的后端位置为止的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的情况下,
在所述交界位置的后端侧,在从所述交界位置到从所述交界位置起的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为L/3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即第一范围内,所述主体配件的内径与所述绝缘体的外径之间的差为0.2mm以下,
在所述交界位置的后端侧,在比从所述交界位置起的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为3L/2的位置靠后端侧且比所述大径部靠前端侧的第二范围内,所述主体配件的内径与所述绝缘体的外径之间的差比0.2mm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5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