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5201.0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平;毛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邱维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电路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座电路,并公开了具有插座电路的插座,其中插座电路包括辅助电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继电器RL1、光电耦合器IC1、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通过上述器件的连接配合,能够有效提升插座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通常与外部电源的火线零线连接,有的还会与地线连接。插座上通常设置插孔,用于与负载的电源连接线,在没有负载连接的时候,插孔会处于裸露的状态,容易被触碰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负载过载或者地线出现不良时,如果不及时切断外部电源,也容易出现漏电的安全事故。但在现有技术中,开关插座大都是通过机械式接触实现电流的通断,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安全性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插座电路,能够有效提升插座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插座电路的插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插座电路,包括:辅助电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继电器RL1、光电耦合器IC1、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的一端与火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在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线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还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的连线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集电极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阳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还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在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的一端与零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5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