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4623.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萃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55/06;B24B41/0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用于 加工 曲面 磨具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包括底座,凹槽,左右移动结构,立柱,步进电机,支撑杆,支撑环,加固杆,一级气缸,除尘结构,可测压力打磨棒结构,推力轴承,旋转座,工件夹装结构,一级电机,齿轮轴,箱体,PLC,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的凹槽开设在底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左右移动结构下部放置在凹槽的上部,右部螺栓连接在立柱的左下部,所述的立柱焊接在底座的右上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技术人员设定的数值来工作,工作过程中当压力超过设定数值就会停止设备,防止设备用力过大损坏工件表面,还可以根据调定的压力大小来达到一定的粗糙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
背景技术
磨具是用以磨削、研磨和抛光的工具,大部分的磨具是用磨料加上结 合剂制成的人造磨具,也有用天然矿岩直接加工成的天然磨具。磨具 除在机械制造和其他金属加工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外,还用于粮食加工 、造纸工业和陶瓷、玻璃、石材、塑料、橡胶、木材等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但是,现有的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还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低导致的工作效率低、打磨角度不方便调节和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粉尘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导致的工作效率低、打磨角度不方便调节和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粉尘的问题。
一种智能化用于加工曲面的磨具设备,包括底座,凹槽,左右移动结构,立柱,步进电机,支撑杆,支撑环,加固杆,一级气缸,除尘结构,可测压力打磨棒结构,推力轴承,旋转座,工件夹装结构,一级电机,齿轮轴,箱体,PLC,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的凹槽开设在底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左右移动结构下部放置在凹槽的上部,右部螺栓连接在立柱的左下部,所述的立柱焊接在底座的右上部,所述的步进电机螺栓连接在立柱,所述的支撑杆螺栓连接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支撑环套接在立柱的上部,所述的加固杆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撑环的左部,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撑杆的左下部,所述的一级气缸螺栓连接在支撑杆的左上部,所述的除尘结构螺栓连接在一级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可测压力打磨棒结构螺栓连接在除尘结构的下部,所述的推力轴承的上部镶嵌在旋转座的下部中间位置,下部镶嵌在工件夹装结构的上部,所述的工件夹装结构螺栓连接在旋转座的上部,所述的一级电机螺栓连接在左右移动结构的右上部,所述的齿轮轴安装在一级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箱体螺栓连接在立柱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PLC安装在箱体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启动按钮螺纹连接在箱体的正表面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停止按钮螺纹连接在箱体的正表面右下部;所述的可测压力打磨棒结构包括外壳,弹簧,压力传感器,连接板,连接杆,打磨棒,限位板和距离传感器,所述的弹簧放置在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螺栓连接在连接板的上部,所述的连接杆焊接在连接板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打磨棒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限位板螺栓连接在外壳的下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镶嵌在限位板的内侧下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除尘结构包括三级电机,防尘罩,小型吸尘器,收集盒,进气管和吸尘罩,所述的防尘罩螺栓连接在三级电机的下部,所述的小型吸尘器螺栓连接在三级电机的左部,所述的收集盒螺纹连接在小型吸尘器的上部,所述的进气管一端连接在小型吸尘器的左下部,另一端连接在防尘罩的左上部,所述的吸尘罩分别螺纹连接在防尘罩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工件夹装结构包括放置架,气缸安装座,二级气缸,夹紧块,耳板,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的气缸安装座分别螺栓连接在放置架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二级气缸焊接在气缸安装座的上部,所述的夹紧块螺栓安装在二级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耳板分别焊接在放置架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气缸和右气缸分别轴接在耳板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萃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萃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拼装地板
- 下一篇:页岩气前置复杂缝网构建压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