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性回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4478.1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恺;杨召波;文泉鸿;谢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 地址: | 101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性回顶装置,属于升降装置技术领域。该可移动性回顶装置包括顶撑板、液压回顶装置、支撑件、可移动基座,顶撑板固定设置在液压回顶装置的柱塞顶端,液压回顶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撑件顶端,支撑件的底端设置在可移动基座顶端。本发明通过固定件可松可紧的调节,实现支撑件的组装拆卸,液压装置手动调节其高度,上方设置的顶撑板可用于分散荷载力,整个回顶装置可通过可移动基座实现360°全方位移动,实现了回顶装置的可调、可移、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精准回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性回顶装置,属于升降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回顶装置由钢管、木枋组成,在施工过程中,需采用非标准尺寸钢管或木枋,造成材料浪费及周转困难且在操作过程中繁琐、影响工期,对于局部回顶精确度难以控制,导致荷载分部不精确,影响施工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可移动性回顶装置在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性回顶装置,即在回顶装置的底部设置可移动基座,实现回顶装置的定向移动和精准定位。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性回顶装置,包括顶撑板1、液压回顶装置2、支撑件3、可移动基座4,顶撑板1固定设置在液压回顶装置2的柱塞顶端,液压回顶装置2固定设置在支撑件3顶端,支撑件3的底端设置在可移动基座4顶端。
所述液压回顶装置2的柱塞顶面与顶撑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液压回顶装置2的柱塞顶面位于顶撑板1的底面中心;
所述支撑件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液压回顶装置的固定限位件17,液压回顶装置的底部设置在固定限位件17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限位件17包括固定圆环和底盘,底盘固定设置在固定圆环的底部,液压回顶装置2的底部插设在固定圆环内且液压回顶装置2的底部与底盘接触,液压回顶装置2的底面位于底盘顶面的中心;固定圆环的底面与底盘底面的距离为2~3mm,固定圆环的内径比液压回顶装置的外径大2~3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3的顶端开设有环形凹槽,固定限位件17的固定圆环底端固定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所述可移动基座4包括支撑件3的限位卡盘5,支撑件3的底端插设在限位卡盘5内,限位卡盘5下方设置有轮子11。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盘5的内边长大于支撑件3的外径,限位卡盘5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3的固定件6,固定件6垂直于支撑件3,固定件6的一端与支撑件3接触,固定件6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卡盘5外。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盘5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孔壁设置有等距内螺纹,固定件6包括圆柱形紧固件和端头体,圆柱形紧固件垂直固定设置在端头体的中心,圆柱形紧固件外壁设置有与孔壁契合的等距外螺纹,端头体位于限位卡盘5外侧,圆柱形紧固件穿过限位卡盘5侧壁的通孔且圆柱形紧固件的端面与支撑件3的外壁接触。
限位卡盘5的外侧壁或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水平横杆I、水平横杆II、水平横杆III、水平横杆IV,水平横杆I与水平横杆II平行且长度相等,水平横杆III与水平横杆IV平行且长度相等,水平横杆I与水平横杆II的距离等于水平横杆III与水平横杆IV的距离,水平横杆I、水平横杆II均与水平横杆III垂直相交且水平横杆I、水平横杆II均与水平横杆IV垂直相交形成正方形框体,正方形框体将水平横杆I均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正方形框体将水平横杆II均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正方形框体将水平横杆III均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正方形框体将水平横杆IV均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水平横杆I、水平横杆II、水平横杆III、水平横杆IV形成基座框架主体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