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MIP基因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4428.3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岳文;郝瑞娟;杨创业;杜晓东;郑哲;王庆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马 珠母 生长 性状 相关 mip 基因 snp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MIP基因SNP分子标记及应用,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该位点对应于马氏珠母贝胰岛素相关蛋白MIP(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molluscan insulin‑related peptide)基因位点,其SNP位点对应于马氏珠母贝第3号染色体上第38363939处位点处碱基A或G或第38364205处位点碱基C或T。本发明SNP标记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壳重及总重)显著关联,是两个新的分子标记,通过确定待测马氏珠母贝SNP位点基因型,从而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育,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遗传进展,节省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MIP基因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是我国培育海水有核珍珠的主要贝类。在我国海水珍珠产量持续下行的阶段,优良品种培育是应对产业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育种方法与基因分型技术相结合能提高性状选择的准确性与精确性,更重要的是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已成为当前育种的主流方向。培育适合当地海区养殖新品种,改良养殖群体的生长与育珠性状,这是解决产业困境的首要任务。目前各科研单位利用传统育种技术已经培育了马氏珠母贝“海优1号”、“南科1号”、“南珍1号”与“海选1号”养殖新品种。尽管马氏珠母贝传统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大都基于对表型性状的选择。表型性状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环境干扰常常影响选择效果,降低选择的准确性。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属于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寻找对生长性状具有较大遗传贡献率的基因或分子标记,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前提条件。
Insulin-related Peptides属于胰岛素-松弛素超家族,是胚胎正常发育和出生后机体生长必需的生长因子,参与生物体生长、糖代谢、器官内动态平衡、免疫和神经系统等。在软体动物中发现,人IGF-1重组蛋白可影响长牡蛎外套膜细胞的生长,从而影响贝壳和软体部生长。牛和猪胰岛素能刺激蜗牛的生长,胰岛素抗血清能显著抑制其生长。张立娟等研究发现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两种外源激素可增强马氏珠母贝的生长代谢水平,参与贝类贝壳生长过程。全组织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mMIP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表明其可在多种组织中起调节作用。幼体发育不同时期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mMIP在马氏珠母贝幼体发育不同时期均有表达,参与幼体发育过程。因此,研究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MIP基因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对马氏珠母贝选育及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PmMIP基因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可通过确定待测马氏珠母贝SNP位点的基因型,从而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壳高、壳长、壳宽、总重与壳重)进行早期选育,不会受到马氏珠母贝贝龄限制,可有效用于马氏珠母贝的早期选育,缩短选育进程。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PmMIP基因SNP分子标记,所述的SNP标记位于马氏珠母贝MIP基因g.38363939AG和g.38364205CT位点;
所述SNP分子标记在马氏珠母贝早期选育中的应用;
一种马氏珠母贝壳型性状早期选育的方法,根据马氏珠母贝MIP基因g.38363939AG和g.38364205CT位点基因型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育,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测马氏珠母贝的基因组DNA;
(2)设计特异性扩增含有马氏珠母贝MIP基因g.38363939AG和g.38364205CT位点的基因片段的引物对;
(3)以步骤(2)设计的引物对马氏珠母贝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所得基因片段的SNP位点的基因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芯片恒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激光器的防结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