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钛磁铁矿煤基还原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3801.3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权芳民;何成善;丁凯;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243 | 分类号: | C22B1/243;C22B1/02;C21B13/10;C21C5/52;C21C5/54;C22B5/10;C22B7/04;C22B34/12;C22B34/22 |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赵立权 | 
| 地址: | 7351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铁矿 还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钛磁铁矿煤基还原工艺,采用的生产工艺为:将钒钛磁铁精矿、高挥发分煤、粘结剂、聚焦剂按100:38~40:1~3:1~2比例进行配料、混匀和造球,球团经干燥后在转底炉内加热升温过程中,通过煤充分热解产生的H2和以H2O做气化剂的碳气化反应产生H2对钒钛磁铁矿进行还原,控制炉膛温度1250~1300℃、焙烧时间50~55min,可使钒钛磁铁矿得到充分还原,还原物料通过干磨干选和电炉熔分后,可得到半钢、富钒钛尾矿、富钒钛渣。本发明具有钒钛磁铁矿还原充分、产品金属化率高、生产能耗低、单炉产能高、本质减排的优点;富钒钛尾矿和富钒钛渣通过酸浸后,可回收钒钛磁铁矿中的铁、钒、钛等有价元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和矿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钛磁铁矿煤基还原工艺。
背景技术
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含钒、钛、铁和其它有价元素如钪、铬、钴、铜、镍等多种元素共生的复合矿。其中,钒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化学电池和桥梁等领域,因而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钛由于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耐高温、耐腐蚀以及高强度等优良特性,被称为“太空金属”,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学、军事等方面。因此,高效利用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回收钒、钛、铁等有价元素,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在钒钛磁铁矿中,铁化合物的颗粒较细,在直接还原过程中较细的铁化合物颗粒之间夹杂大量TiO2、SiO2、MgO、AI2O3颗粒,此外,钒钛磁铁矿的铁品位为48~55%,还原过程所需的温度较高,致使许多还原出来的金属铁很难结晶连片并长大。当还原后的金属化产品采用磨选工艺生产铁粉时,需将金属化产品磨细到很小的粒度,才能实现铁与脉石矿物的分离,而较细的磨矿粒度为磁选工艺带来较大困难。
钒钛磁铁矿中铁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褐铁矿形式存在,其中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中的铁氧化物比较容易还原,而钛铁矿中由于Fe和Ti紧密共生,使铁氧化物的晶格结构较为稳定,而钛铁矿中的铁采用碳还原时,需在1250~1300℃温度下进行,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TiO3(S)+C(S)=Fe(S)+TiO2(S)+CO(g)
FeTiO3(S)+CO(g)=Fe(S)+TiO2(S)+CO2(g)
由于钒钛磁铁矿碳还原的温度较高,还原过程中容易出现液相而影响还原过程的进行,造成还原产品的金属化率较低。为提高钒钛磁铁矿碳还原后的金属化率,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由于钒钛磁铁矿原矿的铁品位一般较低,不能直接加入高炉进行冶炼,需预先通过磁选、浮选、重选以及联合选矿工艺得到铁品位较高的钒钛磁铁精矿,在原矿磨选过程中约有75~85%的钛进入到铁精矿中,钒钛铁精矿与30%普通铁精矿混合后进行烧结,烧结矿加入到高炉中进行冶炼,可生产出含钒铁水,而钛进入到渣相中,这种工艺存在的问题有: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排出的炉渣中钛含量一般不低于22~27%,且钛氧化物以玻璃相的形式存在,不仅使这部分钛资源无法得到回收利用,而且渣的粘度较高,不利于高炉的渣铁分离以及排渣,同时该流程需消耗大量的焦炭,存在工艺流程长、能耗较高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3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油压力加注装置
- 下一篇:分布式光催化杀菌除臭器协同净化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