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油压力加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3772.0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樊拓;侯明曦;苏壮;李国权;赵迎群;冷子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2C7/06 | 分类号: | F02C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压 加注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滑油压力加注装置,其包括:滑油箱壳体;与滑油箱壳体止口结构配合的转接头,转接头自滑油箱壳体向压力注油方向延伸形成注油通道;设置在转接头末端的活门壳体,活门壳体与转接头固定连接,其中,活门壳体的压力滑油进口端及出口端相对设置有活门及支撑体,活门与支撑体之间设有活门弹簧,自活门壳体进口端向活门壳体出口端流经的压力滑油能够使得活门与支撑体之间的活门弹簧压缩,从而使得压力滑油能够自活门壳体的进口端流至滑油箱内;设置在活门壳体进口端的快卸堵盖,快卸堵盖与活门壳体通过快卸销能够实现可拆卸的安装。本申请的滑油压力加注装置结构相对简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油压力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部件通常在高转速、大载荷的严苛条件下工作,因此需要对机械系统部件进行滑油润滑,而由于滑油系统维护的频繁性,滑油压力注油装置需具备较高的维护性。
现有的滑油压力加注装置通过滑油管路连接滑油箱,并通过支架结构固定在滑油泵上。其中,在滑油箱和压力注油装置上均设置专用接头,通过外套螺母、平管嘴、导管、弯管接头、外加螺母、螺母止动销等一系列零组件经过焊接等工艺实现滑油压力加注装置与滑油箱的连接,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焊接结构寿命有限。而通过支架及螺栓悬臂安装在滑油泵组上,限制了发动机工作的机动特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滑油压力加注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滑油压力加注装置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油压力加注装置,其包括:
滑油箱壳体;
与所述滑油箱壳体止口结构配合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滑油箱壳体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接头自滑油箱壳体向压力注油方向延伸形成注油通道;
设置在所述转接头末端的活门壳体,所述活门壳体与所述转接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活门壳体的压力滑油进口端及出口端相对设置有活门及支撑体,所述活门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活门弹簧,自活门壳体进口端向活门壳体出口端流经的压力滑油能够使得所述活门与所述支撑体之间的活门弹簧压缩,从而使得压力滑油能够自活门壳体的进口端流至滑油箱内;
设置在所述活门壳体进口端的快卸堵盖,所述快卸堵盖与所述活门壳体通过快卸销能够实现可拆卸的安装。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活门弹簧的弹力根据活门壳体进口端流入的滑油压力确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案中,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滑油箱壳体的配合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案中,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活门壳体的配合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活门具有一锥形部,在所述锥形部的周向上布置有多个通油孔,当所述活门弹簧压缩时,压力滑油通过活门壳体与锥形部之间的缝隙流入所述通油孔内。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快卸堵盖包括堵盖壳体、密封体及位于所述盖壳体和密封体之间的密封弹簧,在所述快卸堵盖与所述活门壳体配合安装时,所述密封弹簧压缩使得所述密封体密封所述所述活门壳体的进口端。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体上设置于用于安装第三密封圈的密封槽,在所述快卸堵盖与所述活门壳体配合安装时,所述第三密封圈配合于所述活门壳体。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滑油箱壳体与所述快卸堵盖之间设有链条,用于防止所述快卸堵盖的脱落。
本申请的滑油压力加注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使得零件数量减少,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满足更高机动特性发动机的设计要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3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更换智能手环内置电池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钒钛磁铁矿煤基还原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