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3619.8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晨龙 |
| 主分类号: | D05C11/00 | 分类号: | D05C11/00;D05C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余威 |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银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金银丝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包括支撑架、驱动机构Ⅰ、驱动机构Ⅱ、和底座、承载架、出丝机构、移动架、联动架和传送机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两个驱动机构Ⅰ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上端的左右两侧,承载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后侧,出丝机构固定连接在承载架上,移动架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驱动机构Ⅱ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联动架滑动连接在移动架上,两个传送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下端的前后两侧,可以降低金银丝的脆性,提高金银丝的韧性,降低金银丝在绣图过程中发生折断的几率,保证绣图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银丝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金银丝是指细工把金、银或镀金银的细金属丝做成精致复杂的造型,作品不是用透雕细工,就是焊在金或银底子上的一种表面装饰。金属丝可以呈现卷曲、扭绞或编织,常加上金属珠或细粒。如果金银丝细工单独使用,常会以更粗的金属线或金属带做成框架,或者与锻造的金属丝条做成框架,然后将作品置于其中,目前的金银丝将常被用于电脑绣花,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绣花,电脑绣花的成品样式更加好看和漂亮,绣出的图形样式更加的复杂,经常会出现金银丝折断的现象,破坏绣花的成品效果,同时迫使绣花过程终止,进行续接金银丝,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可以降低金银丝的脆性,提高金银丝的韧性,降低金银丝在绣图过程中发生折断的几率,保证绣图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包括支撑架、驱动机构Ⅰ、驱动机构Ⅱ、和底座,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Ⅰ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机构Ⅰ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上端的左右两侧,该金银丝加工系统还包括承载架、出丝机构、移动架、联动架和传送机构,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后侧,所述出丝机构固定连接在承载架上,所述移动架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机构Ⅰ通过螺纹配合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Ⅱ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联动架滑动连接在移动架上,且联动架与驱动机构Ⅱ通过螺纹配合传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传送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下端的前后两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所述承载架包括固定架、电动机Ⅰ、固定管、限位架、横向限位管、纵向限位管、支撑杆和过渡轮,所述电动机Ⅰ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下侧的右侧,所述固定管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侧,且固定管与电动机Ⅰ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固定连接在固定管的左侧,所述横向限位管和纵向限位管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横向限位管上下对应转动连接在限位架内的后侧,两个所述纵向限位管左右对应转动连接在限位架内的前侧,所述固定架上端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过渡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后侧,所述出丝机构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所述出丝机构包括座架、隔热管、传热管、通电端、电热环、出丝架、出丝管、电动机Ⅱ、锥形管和齿轮,所述传热管固定连接在隔热管的内侧,所述通电端固定连接在隔热管的上侧,所述电热环设置有两个,两个电热环分别固定连接在通电端下端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电热环均设置在隔热管和传热管之间,所述隔热管固定连接在座架的上端,所述出丝架设置在隔热管的左侧,所述出丝管设置有两个,两个出丝管上下对应转动连接在出丝架内,所述电动机Ⅱ固定连接在出丝架的前侧,且电动机Ⅱ的输出轴与位于下侧的出丝管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出丝管的后端,且两个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锥形管固定连接在出丝架的左端,所述座架和出丝架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上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金银丝加工系统,所述驱动机构Ⅰ包括螺纹杆Ⅰ和电动机Ⅲ,所述螺纹杆Ⅰ与电动机Ⅲ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Ⅰ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电动机Ⅲ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前侧,所述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杆Ⅰ通过螺纹配合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晨龙,未经徐晨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3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