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终端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3056.2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罗孝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元量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205;A61B5/0402;A61B5/145;A61N1/3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健康 终端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慧健康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终端管理方法,其包括:健康管理平台的终端管理模块根据终端信息为健康终端设置健康终端类型;终端管理模块发送第一终端信息至第一领域数据库,发送第二终端信息发送至第二领域数据库;健康分析模块分析第一终端信息和第一健康终端采集的健康感测数据得到健康分析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方案制定模块;模型制定模块根据从数据库获取的测试健康数据和测试方案数据得到健康诊疗模型;方案制定模块根据健康诊疗模型、健康分析数据和第二终端信息生成健康诊疗指令,并将其发送给相应第二健康终端,第二健康终端响应于接收到的健康诊疗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和智慧健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终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医疗和健康测量和监护设备实现了智能化和网络化。
智慧健康解决方案一般为通过各种设备采集个人健康信息,可以动态记录个人健康信息,从婴儿保健到成人保健,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云平台的数据汇总后,进行健康分析、疾病预警和决策支持。
智慧健康服务的内涵在于服务的智慧化,即通过现有的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从健康数据中为健康服务消费者提供个性化、高时效性的服务。例如,可以通过健康终端采集人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进而分析处理这些健康数据,提供预警、推荐、疾病响应等服务。
发明内容
随着医疗制度和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快速、方便地得到医院的各种有效的医疗服务。由于医疗资源的限制,对医院病房内病人很难做到实时监护要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并且在正常情况下,病房和护士站之间有一定距离。但医务人员需要时时掌握病人的情况,这给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障碍。
由于病人的数量庞大,医务人员数量的限制,无法达到一对一的监护要求,使得监护工作很难完成,且病人出现问题时,医务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救助信息,这也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人工呼叫的方式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对病人突发的状况做出快速有效地响应,且医护人员无法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不能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导致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治或是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终端管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健康管理平台的终端管理模块根据从健康终端接收的终端信息为健康终端设置健康终端类型,所述健康终端类型包括第一健康终端和第二健康终端;
S2)终端管理模块发送第一终端信息至第一领域数据库,发送第二终端信息发送至第二领域数据库;
S3)健康分析模块分析第一终端信息和第一健康终端采集的健康感测数据得到健康分析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方案制定模块;
S4)模型制定模块根据从数据库获取的测试健康数据和测试方案数据得到健康诊疗模型;
S5)方案制定模块根据健康诊疗模型、健康分析数据和第二终端信息生成健康诊疗指令,并将其发送给相应第二健康终端;
S6)第二健康终端响应于接收到的健康诊疗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步骤S4包括:
S4.1)模型制定模块的数据采集单元从数据库采集测试健康数据和测试方案数据;
S4.2)模型制定模块的向量构建单元分别根据测试健康数据和测试方案数据创建测试健康向量和测试方案向量;
S4.3)模型制定模块的模型训练单元根据测试健康向量和测试方案数据训练得到健康诊疗模型。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步骤S4.3包括计算预测的测试方案向量和测试方案向量的误差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元量知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元量知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3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