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2899.0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0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涛;王琳虹;郭梦竹;季毓婷;别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岳昕 | 
| 地址: | 130023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均 照度 道路 照明 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整个照明区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在照明区域内设置有n个照明路灯,第k个照明路灯的发光点为Pk,k=1,2,…,n,观测区域M内的观测点A在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
步骤二:设第k个照明路灯距离地面的安装高度为lk,第k个照明路灯距离灯杆的悬挑长度为dk,第k个照明路灯的仰角为αk,第k+1个照明路灯与第k个照明路灯之间的距离为Dk,则Pk的坐标为其中,D0=0,为Pk在X轴方向坐标,dk为Pk在Y轴方向坐标,lk为Pk在Z轴方向坐标;
步骤三:计算道路照明系统中第k个照明路灯的发光点Pk至观测点A的距离Rk;
步骤四:将道路照明系统中第k个照明路灯的发光点Pk与观测点A之间的连线记为PkA,计算PkA与地面法线的夹角θk的余弦值;
步骤五、计算第k个照明路灯的发光点Pk在连线PkA方向光束的投角βk;
步骤六、利用步骤三计算出的距离Rk、步骤四计算出的夹角θk的余弦值以及步骤五计算出的投角βk,来计算道路照明系统中第k个照明路灯Pk在观测点A处的照度Ek;
所述步骤六的具体过程为:
式中:为第k个照明路灯的发光点Pk在PkA方向的发光强度,为第k个照明路灯的光通量;
步骤七、利用步骤六计算出的照度Ek来计算道路照明系统在观测点A处的总照度E;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计算出的在观测点A处的总照度E,来计算观测区域M内的平均照度Eav;
步骤九、结合道路类型和平均照度Eav要求,来对道路照明系统中的路灯间距、路灯距离地面安装高度、路灯仰角、路灯距离灯杆悬挑长度以及光通量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为: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均位于道路平面内,X轴与道路边缘平行,并规定以车辆前进方向为X轴正方向,Y轴与道路边缘垂直,并规定以指向道路中心线方向为Y轴正方向,Z轴垂直于道路平面,并规定以向上为Z轴正方向,X轴、Y轴和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式中,Rk为第k个照明路灯的发光点Pk至观测点A的距离,i=1,2,…,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
式中,θk为PkA与地面法线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具体过程为:
式中,βk为第k个照明路灯的发光点Pk在连线PkA方向光束的投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的具体过程为:
式中,E为道路照明系统在观测点A处的总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8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