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2381.7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峰;刘泉声;吴月秀;曹爱德;易金龙;魏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固结 试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橡皮泥制备模具浇注蜡模,制备成所需缺陷形态的蜡模,然后利用固定装置将蜡模固定到模具内指定的位置,再浇筑注浆固结体,待注浆固结体达到预定强度后,将包裹蜡模的注浆固结体放入烘箱,在高于蜡熔点的温度下破坏蜡模的结构,从而形成所需的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该方法可根据研究试验需要制备多种形态的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以满足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的需求,为岩土工程注浆加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机理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内置缺陷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及其制备方法,可根据研究试验需要制备多种形态的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以满足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的需求,为岩土工程注浆加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背景技术
注浆是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加固方法,然而实际注浆工程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形成的注浆固结体一般都随机地赋存大量缺陷,如裂纹、孔洞等,并且随机地分布于注浆固结体中,也就是形成了含缺陷注浆固结体。注浆加固体的破坏实际上是含缺陷固结体的破坏,缺陷对固结体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特性均有很大影响,对含缺陷注浆固结体的特性研究也越来越迫切。受试样制备条件限制,在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的强度、破坏规律机制以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需要一种能够制备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的制备方法来推动该方向研究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制备内置缺陷难以模拟自然缺陷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工具在橡皮泥上刻出所要制备缺陷形状匹配的凹槽,形成缺陷模具,将细绒线一端置于凹槽的中心;
步骤2:将低熔点材料加热至融化,将融化后的液态低熔点材料倒入橡皮泥上的凹槽中;
步骤3:待低熔点材料冷却凝固后,将带有细绒线的缺陷模型取出,通过细绒线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将缺陷模型固定在固结体浇筑模具内;
步骤4:将搅拌均匀的浆液沿着固结体浇筑模具周边缓慢注入,保持缺陷模型位置不变;
步骤5:待浆液达到实验设计的凝固时间后,拆除固结体浇筑模具,将试样放入烘箱在低熔点材料的熔点以上温度加热保温烘烤;
步骤6:取出试样,完成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工具为钢珠、钢柱或者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半球状、半球-柱组合状、柱状、片状或者不规则状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低熔点材料的熔点范围为40-90度。
进一步地,所述低熔点材料为石蜡、柏油和松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用金属容器盛装低熔点材料,然后通过酒精灯在金属容器底部加热,将低熔点材料融化。
进一步地,步骤5中,烘烤保温的温度为100-120度。
进一步地,步骤5中,烘烤保温的时间为1-5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缺陷模型的等效直径为1-8mm。
一种含内缺陷注浆固结体试样,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制备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优势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够制备含内缺陷的注浆固结体,弥补了注浆加固机理研究方面的不足,为全面有效揭示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机理提供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扬声器弹波的水性复合树脂含浸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