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强制双关断零摩擦的阀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2124.3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军;张阳秀;郑坤明;张浩;宣中宝;林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5/20;F16K27/06;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翔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强制 双关 摩擦 阀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强制双关断零摩擦的阀门结构,阀门包括阀体、上阀盖、前阀座、后阀座、阀杆、球体、固定轴、下阀盖、油路系统;上阀盖和下阀盖分别安装于阀体的上部和下部;球体设置于阀腔内。本发明利用可调节阀座密封力的油路控制系统和密封力补偿系统实现球体与阀座之间无摩擦密封,当前阀座和后阀座与球体完全脱开后,球体与前阀座、后阀座可做无密封付摩擦的启闭操作,降低了阀门操作力矩,通过设计巧妙的油路系统、阀座和阀体配合面的结构,利用特制加油枪和柱塞阀容积变化完成了注油和抽油的动作,借助注油和抽油的效果,实现了油压驱动阀座开启和介质压力实现阀座的关闭,降低维护成本,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强制双关断零摩擦的阀门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一般由阀杆、启闭件、阀座及其他辅件构成,是一种通过启闭件由阀杆带动,并绕阀杆轴线作旋转运动的结构,启闭件例如可以是球体。阀门结构多种多样,广泛应用在石油和天然气管线上以及采油、炼油、石化、化工、化纤、冶金、电力、核电、食品和造纸等装置中。现有技术的阀门结构中,阀座固定不动,通过操作阀杆和启闭件来实现启闭件与阀座相抵密封,这就需要启闭件既能实现旋转运动,又能实现往阀座方向运动,运动副越多,零件之间造成的磨损也越多,随着阀门开关次数的增多,运动副逐渐磨损,再加上密封面受磨损,这就降低了阀门结构的密封性能,缩短了阀门结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强制双关断零摩擦的阀门结构,其包括阀体(1)、上阀盖(2)、前阀座(3)、后阀座(4)、阀杆(5)、球体(8)、固定轴(17)、下阀盖(19)、油路系统(13);所述上阀盖(2)和所述下阀盖(19)分别安装于所述阀体(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阀体(1)内部形成连通阀体进入端(6)和阀体排出端(7)的阀腔,所述球体(8)设置于阀腔内;所述阀杆(5)的一端于阀腔内连接至所述球体(8)的顶端,所述阀杆(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上阀盖(2)连接至转动系统;所述固定轴(17)的一端于阀腔内连接至所述球体(8)的底端,所述固定轴(17)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下阀盖(19);所述前阀座(3)安装于所述球体(8)与所述阀体进入端(6)之间,所述后阀座(4)安装于所述球体(8)与所述阀体排出端(7)之间。
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前阀座(3)包括前阀座第一梯台(31)和前阀座第二梯台(32);所述前阀座第一梯台(31)与所述阀体(1)相配合且朝向所述阀体进入端(6)的面处设置有前阀座真空油室(91);所述前阀座第二梯台(32)与所述阀体(1)相配合且朝向所述阀体进入端(6)的面处设置有前阀座退位区(101);所述后阀座(4)包括后阀座第一梯台(41)和后阀座第二梯台(42);所述后阀座第一梯台(41)与所述阀体(1)相配合且朝向所述阀体排出端(7)的面处设置有后阀座真空油室(92);所述后阀座第二梯台(42)与所述阀体(1)相配合且朝向所述阀体排出端(7)的面处设置有后阀座退位区(102)。
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前阀座第一梯台(31)与所述后阀座第一梯台(41)配合所述阀体(1)的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阀座密封圈凹槽和第一防尘防火圈凹槽;所述第一阀座密封圈凹槽内嵌入第一阀座密封圈(111);所述第一防尘防火圈凹槽内嵌入第一防尘防火圈(121)。
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前阀座第二梯台(32)与所述后阀座第二梯台(42)配合所述阀体(1)的面上均设置有第二阀座密封圈凹槽和第二防尘防火圈凹槽;所述第二阀座密封圈凹槽内嵌入第二阀座密封圈(112);所述第二防尘防火圈凹槽内嵌入第二防尘防火圈(122)。
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油路系统(13)包括依次连接的油压表(131)、柱塞阀(132)、沿路管道(133)、注油阀(134),还包括前阀体油路(135)、后阀体油路(136);所述前阀体油路(135)的一端由所述柱塞阀(132)与所述沿路管道(133)的连接处伸出,另一端与所述前阀座真空油室(91)贯通;所述后阀体油路(136)的一端由所述注油阀(134)与所述沿路管道(133)的连接处伸出,另一端与所述后阀座真空油室(92)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