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吸附Pb2+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2053.7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闫金龙;郭小华;范志勇;毋亚文;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C02F1/28;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张丹 |
| 地址: | 454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改性 活性炭 制备 方法 及其 吸附 pb2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吸附Pb2+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适量的活性炭置于马弗炉中,在温度为550℃下活化5 h;取9 g活化的活性炭置于盛有180 mL氢氧化钠溶液(2 mol/L)中,于80℃处理3 h,冷却到室温后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并在60℃下烘干。活性炭的氨基改性过程如下:将9 g碱溶液处理过的活性炭真空干燥3 h以脱除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物理水,随后放入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50 mL甲苯,搅拌下升温到100℃后滴加3g 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回流16 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洗涤,然后于60℃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便得到氨基改性的活性炭。活性炭经氨基改性后,对Pb2+的吸附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吸附Pb2+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铅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用金属,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如:电池生产、染料、电镀等,也由此产生大量含铅工业废水。铅离子无法自然降解,通过水体循环进入生物体内,再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对血液循环系统,肾脏、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对排放废水中铅离子含量规定要低于0.015 mg/L,因此除去废水中的铅离子极为重要。
传统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絮凝、吸附、化学沉淀、反渗透、溶剂萃取、化学氧化还原等等。在这些处理方法中,应用广泛的是吸附法,这是由于吸附法效率高、吸附剂成本低和操作容易,特别在处理大容量且浓度较低的重金属废水时,吸附法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污水净化技术。而活性炭内部空隙较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常被用作水处理吸附材料。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具有多孔结构,吸附容量大、速度快,能有效吸附气体、胶态物质及有机色素等,因此广泛用于工业三废治理。
活性炭具有大的表面,但吸附官能团比较少,影响了其吸附性能。常见吸附官能团有羧基、磺酸基、磷酸基和氨基等,氨基主要通过配位络合和静电吸引作用来吸附水中污染物,是最有效去除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官能团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改性活性炭在吸附Pb2+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活性炭置于马弗炉中,在温度为500-600℃下活化4-5 h,然后将其取出置于强碱性溶液中,保持温度为75-85℃处理3-4 h,冷却到室温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并在60 ℃下烘干,然后真空干燥2-3 h脱除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物理水,制得活化活性炭;
S2:取S1中制得的活化活性炭放入三颈烧瓶中,加入计算量的极性溶剂,搅拌下升温到95-100 ℃时滴加计算量的氨基硅烷改性剂,继续回流15-17 h;所述活化后的活性炭、极性溶剂、氨基硅烷改性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16-17)ml∶(0.3-0.4)g;
S3: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洗涤,然后于60℃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制得到氨基改性的活性炭;
进一步,所述S1中强碱性溶液为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进一步,所述S2中氨基硅烷改性剂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进一步,所述S2中极性溶剂为甲苯或乙苯。
一种氨基改性活性炭在吸附Pb2+中的应用,调节待处理溶液的初始pH为3-5,吸附时间为7h以上。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未经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0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