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1835.9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珉;黄亮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1/0816 | 分类号: | H04L41/0816;H04L41/08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红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用于包括受测装置和链路伙伴的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中,所述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干扰检测器检测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是否遭受其它信号源干扰。接着,一旦检测到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遭受其它信号源干扰时,受测装置的物理层或链路伙伴的物理层将指示其是否要进入低功耗闲置模式的请求信号设定为不成立。将指示其是否要进入低功耗闲置模式的请求信号设定为不成立的物理层是受测装置的物理层或链路伙伴的物理层取决于干扰检测器设置于哪一方所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避免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在有其它信号源干扰的情况下因进出低功耗闲置(Low Power Idle,LPI)模式而导致联机失败的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集成电路的功率损耗并达到节能目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LPI模式。在LPI模式中,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的受测装置(Device Under Test,DUT)和链路伙伴(Link Partner,LP)双方将停止传输数据,并停止大部分电路组件的运行,从而达到省电效果。例如,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1B,图1A和图1B是IEEE 802.3标准所定义的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控制状态图。如图1A所示,在进入发送闲置或数据(SEND IDLE ORDATA)状态后,当DUT或LP的PHY要进入LPI模式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minwait_timer_done;
loc_rcvr_status=OK;
rem_rcvr_status=OK;
loc_lpi_req=TRUE;以及
rem_lpi_req=TRUE。
需说明的是,loc_lpi_req为指示本地端PHY是否要进入LPI模式的请求信号,且rem_lpi_req为指示远程PHY是否要进入LPI模式的请求信号。也就是说,本地端PHY可依据其是否要进入LPI模式来设定loc_lpi_req为成立(TRUE)或不成立(FALSE),并且将收到来自远程PHY的loc_lpi_req作为rem_lpi_req。由此可见,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的LPI模式是双向对称,所以若某一方的PHY未发出要进入LPI模式的请求信号,则DUT和LP的PHY就都必须继续处在SEND IDLE OR DATA状态来传送数据或闲置信号。
另外,在LPI模式中,由于大部分电路组件已停止运行,所以这时候以太网络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将大幅降低,尤其是若这时候环境有其它信号源干扰的话,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一旦离开LPI模式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调整好状态,或者说在极短时间内要将滤波器收敛到位,否则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将必须承担遗漏封包的风险,甚至更严重导致联机失败(Link Down)。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方法来避免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在有其它信号源干扰的情况下因进出LPI模式而导致联机失败则成为本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用于包括DUT和LP的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中,所述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干扰检测器检测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是否遭受其它信号源干扰。接着,一旦检测到千兆位以太网络系统遭受其它信号源干扰时,DUT的PHY或LP的PHY将指示其是否要进入LPI模式的请求信号设定为FALSE,其中将指示其是否要进入LPI模式的请求信号设定为FALSE的PHY是DUT的PHY或LP的PHY取决于干扰检测器设置于哪一方所决定。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IEEE 802.3标准所定义的物理层控制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模拟复杂裂缝系统内压裂液渗吸的实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