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包覆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材料、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及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1826.X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涛;田志明;葛立萍;庄明昊;牛棒棒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1;H01M10/0525;C01G5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正极 活性 材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池 | ||
1.一种用于包覆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材料为LimNixQ2-x-mO2-yMy,其中,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0.2≤m≤1.2,所述x的取值范围为:0.4≤x≤1.5,所述y的取值范围为:0.01≤y≤1,且x+m<2,所述Q选自Ti、V、Nb、Ta、M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选自F、Cl、Br、I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覆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占所述包覆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0.2%-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覆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0.5≤m≤1,所述x的取值范围为:0.8≤x≤1.2,所述y的取值范围为:0.2≤y≤0.6。
4.一种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在所述内核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内核为正极活性材料,所述包覆层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材料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与所述内核的质量比为(0.2-6)∶10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呈岩盐相结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3nm-50n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Li1+nNiaCobMn1-a-bO2,其中,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0.8,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0.01≤b≤0.15,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0≤n≤0.1,且a+b<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一次颗粒粒径为0.5μm-3μm。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还掺杂有锆元素,所述锆元素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0.1%-0.2%。
11.一种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正极活性材料分散于包含镍前驱体和Q前驱体的溶液中,所述Q选自Ti、V、Nb、Ta、Mo中的至少一种;
向所述溶液中加入碱性剂,形成镍氢氧化物和Q氢氧化物沉淀,并且所述镍氢氧化物和Q氢氧化物沉淀包覆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表面,得到预制正极包覆材料;
将所述预制正极包覆材料和卤化锂、氢氧化锂进行球磨混合,并煅烧,得到正极复合材料,所述卤化锂中的卤素选自F、Cl、Br、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包覆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材料组成。
12.一种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包括如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形成的涂层。
13.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正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8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位纳米氧化锆粒子弥散增强钨合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