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SARS-CoV-2的gRNA、引物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1415.0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勇;刘孝礼;谢婵芳;文荻琛;陈翀;黄嘉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普世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3;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sars cov grna 引物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SARS‑CoV‑2的gRNA、引物及试剂盒。该引物用于扩增包含gRNA所结合靶核酸的核酸片段。利用CRISPR/Cas技术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病原核酸检测,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在25℃~37℃的室温下实现高灵敏、高精度的分子检测,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兼容性,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检测限值可达到5copies/μL,实现靶标单分子检测;同时还能实现多位点同时检测,临床检测效果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SARS-CoV-2的gRNA、引物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的反应过程,首先是重组酶与引物结合,形成蛋白-DNA复合物。接着在dsDNA中寻找同源序列。一旦引物定位了同源序列,就会发生链交换反应形成并启动DNA合成,对模板上的目标区域进行指数式扩增。而被替换的DNA链与SSB(单链DNA结合蛋白)结合,防止进一步被替换。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快,一般可在十分钟内获得可检出水平的扩增产物。RPA方法的优势除了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外,操作十分简单,对仪器设备要求低,一台水浴锅或恒温箱就能实现反应,结果的检测也很简单,简便快捷,适合基层快速诊断。
Cas12a可在crRNA引导下与靶标双链DNA结合并完成切割,与Cas9系统相比简化了实验设计。当Cas12a特异性结合和切割目标dsDNA后,具有非特异性切割单链DNA的活性。Cas12a检测中靶标及底物均为DNA,其稳定性较强,因此该系统对实验操作环境要求低,可应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SARS-CoV-2的gRNA,所述gRNA包括a)与Cas核酸酶相互作用的框架核酸片段,以及b)与靶核酸结合的特异性核酸片段,所述特异性核酸片段包括SEQID NO:10和/或11。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扩增包含如上所述靶核酸的核酸片段的引物以及包含所述引物的扩增组合产品,所述引物为SEQ ID NO:5和6所示引物对;和/或;SEQ ID NO:7和8所示引物对。
本发明还是涉及如上所述的gRNA、引物、扩增组合产品、或试剂盒在检测SARS-CoV-2中的非诊断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载体系统,其包含一种或多种载体,所述载体包含:第一调控元件和第二调控元件,所述第一调控元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编码Cas核酸酶的核苷酸片段,所述第二调控元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编码如上所述gRNA的核苷酸片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利用CRISPR/Cas技术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病原核酸检测,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在25℃~37℃的室温下实现高灵敏、高精度的分子检测,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兼容性,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检测限值可达到5copies/μL,实现靶标单分子检测;同时还能实现多位点同时检测,临床检测效果优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普世利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普世利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废锂电池回收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音频采集和位置识别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