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力旋膜式除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1024.9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F22D1/50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胡荣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旋膜式 | ||
本发明公开了热力旋膜式除氧器,属于锅炉给水除氧技术领域,本除氧气包括第一除氧壳体和第二除氧壳体,第二除氧壳体设于第一除氧壳体上部,第一除氧壳体和第二除氧壳体内部中空设置且连通,第二除氧壳体内上部设有水室,水室两侧的第二除氧壳体上连接水入口,水室内布设竖直设置的喷管,喷管上下端口均设于水室外侧,喷管表面螺旋布设进水孔,水室上部的第二除氧壳体上端部连接排气组件,水室下部第二除氧壳体内设布水组件,布水组件下方设置填料层,布水组件与填料层之间设有第三蒸汽输入管;本装置实现了水体进行深度除氧,对排除气体进行有效的回收水分并降蒸汽排出,解决排气带水问题以降低水资源损耗,运行稳定,无震动、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给水除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力旋膜式除氧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发展,系统愈来愈复杂,单机容量的增加使得对整个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对给水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水中溶解氧的存在是导致腐蚀发生的重要原因。为使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防止锅炉及汽轮机通汽部分设备的腐蚀,就必须降低给水的含氧量。此外,凝结水中的溶氧也影响给水系统以及整个热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当含氧量较高的凝结水通过低加等回热设备及其附属管道时,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必须降低凝结水的含氧量,对此,现有技术提出较多的解决方案,例如:
现有文献1(CN 202229167 U)该实用新型公开了旋膜式热力除氧器,其中除氧塔顶部设有排气口,除氧塔左侧管壁上设有进水口,除氧塔内安装有三级除氧组件,其中一级除氧组件是水室和蒸汽管组成,所述水室由喷管和通气管组成;二级除氧组件是四层水篦子相互交叉排列组成,水篦子由角钢组合而成;三级除氧组件是鲍尔环不锈钢填料组成;除氧塔与集水箱为一体,集水箱用于储存除氧水,集水箱上设有蒸汽口和出水口,该实用新型将原来的喷雾填料式除氧器的固定式或弹簧式喷嘴改为由喷管和通汽管组成的水室而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负荷适应性好、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具有极大推广和使用价值。
现有文献2(CN 104445484 B),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除氧器是余热锅炉热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余热锅炉是通过烟气进行热量回收的锅炉设备,热力系统中除氧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单独设置除氧器,在除氧器的同时会损耗一部分热量。一种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其组成包括:上封盖、所述的上封盖与内部具有旋膜喷管的除氧筒体连接,所述的除氧筒体与下封盖连接,所述的下封盖与支架连接,所述的支架与对接支座连接。本发明应用于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除氧。
对于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可较好的去除水体中的氧气,但是除氧过程中由于不凝结气体由排气管直接排至大气,在排除不凝结气体过程中,排气噪音大,同时将一部分蒸汽也一同排出,造成一部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水体进行深度除氧,对排除气体进行有效的回收水分并降蒸汽排出,解决排气带水问题以降低水资源损耗,运行稳定,无震动、噪音等的热力旋膜式除氧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热力旋膜式除氧器,包括:
第一除氧壳体,第一除氧壳体呈卧式放置;
第二除氧壳体,第二除氧壳体呈竖直放置且设于第一除氧壳体上部,第一除氧壳体和第二除氧壳体内部中空设置且连通;
第二除氧壳体内上部设有水室,水室两侧的第二除氧壳体上分别连接第一给水入口和第二给水入口,水室内布设竖直设置的喷管,喷管上下端口均设于水室外侧,喷管表面螺旋布设进水孔,水室上部的第二除氧壳体上端部连接排气组件,水室下部第二除氧壳体内设布水组件,布水组件下方设置填料层,布水组件与填料层之间设有第三蒸汽输入管;
第一除氧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蒸汽入口和第一蒸汽入口,第一除氧壳体底部还设有排水口,第一除氧壳体侧方连接至少两根第一液位管,第一液位管水平高度不一且第一液位管呈水平设置,第一液位管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液位管连通,第一液位管和第二液位管连接处设有储液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存储柜
- 下一篇:mini-LED灯板制备方法及反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