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门禁系统及人员出入的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0723.1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别红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别红成 |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值守 智能 门禁 系统 人员 出入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设备、门禁系统、访客终端、安保终端、物业终端、云端服务器、系统后台,所述人脸识别设备与所述门禁系统的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分别与访客终端、安保终端、物业终端、系统后台相互通讯连接,所述访客终端采用手机做终端,用于访客、骑士、业主下载访客快速登记app,并登录、注册,抓取人脸特征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设置在各门岗。本发明对进行技术升级,将进出小区的所有人员采用智能化管方法进行管理,从而使小区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同时提高了门岗查证、验证、登记的工作效率,节约物业人力成本,有效推动了智慧城市、智慧小区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门禁系统及人员出入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现在许多小区都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然而,现阶段一些小区安装的门禁系统基本上只管理了内部业主的出入,对于外来人员的出入管理,大部分小区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写登记、打电话验证等放行阶段,如图2,这种老旧管理模式和方法,既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也对人员出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特别是对一些规模较大、门岗较多的小区,不断增加了管理难度,也增加了不少人力负担。
保护好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做好人员出入登记管理,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及各居民小区日常安防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点,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门禁系统及人员出入的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门禁系统及人员出入的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设备、门禁系统、访客终端、安保终端、物业终端、云端服务器、系统后台,所述人脸识别设备与所述门禁系统的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分别与访客终端、安保终端、物业终端、系统后台相互通讯连接,所述访客终端采用手机做终端,用于访客、骑士、业主下载访客快速登记app,并登录、注册,抓取人脸特征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设置在各门岗,用于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下发的访客人脸图片及特征值至设备的图片数据库,并通过本地对比,决定是否开关门禁。
优选的,所述门禁系统包括各类型闸机和各类型电动门。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设备设置在各门岗,用于抓取出入人员人脸特征值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也可以通过云对比,决定是否开关门禁。
优选的,所述安保终端采用手机、平板电脑、专用显示器或者监控室大屏幕做终端,所述安保终端用于显示访客姓名、职业、部分隐藏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人脸图片,并进行身份自动分类,若身份是骑士:页面显示配送信息;若身份是访客:页面显示受访者所住的单元、楼层、门牌号、姓名、联系电话。
优选的,所述安保终端的主页显示所述人脸识别设备拍摄并推送的骑士配送页面图片。
优选的,所述安保终端的主页显示通过系统后台与其他外卖、快递平台数据对接,并操作软件调取的骑士所属平台的配送信息。
优选的,所述安保终端的主页显示通过人脸识别设备抓取图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并与云端服务器在其它平台调取的信息,或者系统后台上传的高危人群信息数据(比如逃犯、吸毒犯、惯偷)进行云对比,然后再推送到安保终端的高危人员的警示信息和设备测温系统推送的进入小区人员体温数据,并提醒安保人员加强防范。
优选的,所述安保终端通过页面的“拉黑”按钮,对进入所管辖区域违规访客进行“拉黑”,或者“紧急拉黑”,被拉黑访客再次进入所管辖区域时,提醒安保人员对该访客的上次违规行为追责。
优选的,所述物业终端通过设定权限,解除设备绑定手段管理安保人员,所述物业终端的管理人员还根据权限审核业主上传的个人信息以及资料图片,调取、管理日常各类人员出入门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别红成,未经别红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0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