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端子固定双层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0069.4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施卡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固定 双层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线束端子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固定双层夹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影响加工检测效果、结构复杂的缺点,包括夹头固定板、定位销以及夹头衬套,所述夹头固定板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撑板,且夹头固定板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外侧板调节丝杠和内侧板调节丝杠,所述外侧板调节丝杠和内侧板调节丝杠的外部分别滑动装配有对称布置的夹头外侧板和夹头内侧板,通过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外侧板调节丝杠以及内侧板调节丝杠等结构的设置,人员转动第一调节旋钮或第二调节旋钮时就能作用两个夹头外侧板和夹头内侧板同步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夹爪同步动作,操作方便,简化了市场上的夹具结构便于人员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端子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固定双层夹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线束端子是用于实现线束快速连接的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中电气设备中。在各类电子设备内实现各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时,需要在各电子元件连接端之间布设电线。
目前在线束端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束端子进行抛磨检测,传统用于线束端子的夹具都是单层的,没有预留不同的夹持口,无法保证端子固定平直,影响加工检测效果,并且市场上的夹具结构复杂,不方便人员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影响加工检测效果、结构复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线束端子固定双层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端子固定双层夹具,包括夹头固定板、定位销以及夹头衬套,所述夹头固定板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撑板,且夹头固定板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外侧板调节丝杠和内侧板调节丝杠,所述外侧板调节丝杠和内侧板调节丝杠的外部分别滑动装配有对称布置的夹头外侧板和夹头内侧板,两个夹头外侧板的一侧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外夹爪和第二外夹爪,所述夹头内侧板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内夹爪。
优选的,所述外侧板调节丝杠和内侧板调节丝杠的端部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调节旋钮和第二调节旋钮。
优选的,所述夹头固定板的顶部和一侧均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夹头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夹头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安装孔,所述定位销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夹头衬套套设在所述定位销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夹头外侧板和夹头内侧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夹头衬套固定安装在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直径为66mm。
优选的,所述内夹爪、第一外夹爪以及第二外夹爪均呈勾爪状,所述第一外夹爪和第二外夹爪的端部均开设有呈阵列分别的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口、第三夹持口以及第四夹持口。
优选的,所述夹头外侧板和夹头内侧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内侧板调节丝杠和外侧板调节丝杠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的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外侧板调节丝杠以及内侧板调节丝杠等结构的设置,在使用时,人员转动第一调节旋钮或第二调节旋钮时就能作用两个夹头外侧板和夹头内侧板同步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夹爪同步动作,操作方便,简化了市场上的夹具结构便于人员使用。
2、本发明中通过内夹爪、第一外夹爪、第二外夹爪、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口以及第三夹持口等结构的设置,在夹取线束时,外夹爪上预留有适用于不同线束的夹持口,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线束,在外夹爪初步夹持线束端子后,内夹爪可动作进一步将线束端子夹紧固定,采用上下两层夹持结构确保线束端子固定平直,以保证后续的加工检测处理,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施卡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施卡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0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