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质素在制备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0027.0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杰;应汉杰;李明;欧阳平凯;沈建农;徐新建;庄伟;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7/00;C08K13/02;C08K5/13;C08K3/04;C08K3/22;B60C1/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质素 制备 子午线 轮胎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橡胶轮胎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木质素在制备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其中,木质素可全部或部分替代间苯二酚,同时,木质素也可全部或部分替代防老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生物质来源的木质素或改性木质素代替或部分代替间苯二酚,以达到降成本及环保无毒的要求。尤其是本发明采用脱甲基化改性后的木质素能够有效提高橡胶的各项性能。另外,木质素作为热氧老化剂提高橡胶制品的热氧老化性能,老化变化率明显低于未添加木质素的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轮胎加工领域,涉及木质素在制备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作为汽车产业重要配套产业的轮胎行业,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近五年,中国汽车轮胎市场的销量规模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由2012年的396.0百万条增至2016年的561.2百万条。其中,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及斜交轮胎的销量分别以2.1%、13.5%及-0.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据预测,到2021年半钢子午线轮胎销量将达594.5百万条,复合年增长率为8.8%;全钢子午线轮胎的销量预计将达181.9百万条,复合年增长率为2.1%。由此可见,随着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以及对质量更高及性能更好的轮胎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斜交轮胎销量受到不利影响,且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继续下降,而对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的需求不断的增加。
目前,子午线轮胎胎体中胶配方中普遍采用间苯二酚,虽然其效果好,但间苯二酚在高温混炼过程中易升华,导致间苯二酚挥发,出现冒烟的现象,且含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以间苯二酚为原料来制备子午线轮胎不仅给胶料的混炼等工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技术难题,通常采用间甲树脂来替代间苯二酚,但采用间甲树脂所制备得到的子午线轮胎的性能会有所下降,达不到与间苯二酚相当的效果。因此,采用环保型材料已成为子午线轮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木质素在制备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在制备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的木质素是全部或部分替代间苯二酚的。
其中,木质素是全部或部分替代防老剂的。
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每100份橡胶中,木质素的用量为2~25份,优选为2~20份。
其中,所述木质素的粒径d50为1~10μm,优选为1~5μm,更优选2~4μm。
其中,所述的橡胶为天然橡胶。
优选地,所述的木质素为部分替代间苯二酚;进一步优选地,按照重量份数计,每100份橡胶中,间苯二酚的用量为0~0.5份。
其中,每1份的间苯二酚用3~10份的木质素替代,优选为每1份的间苯二酚用5份木质素替代。
优选地,所述的木质素替代防老剂后,按照重量份数计,每100份橡胶中,防老剂的用量为0~1份;其中,所述的防老剂包括但不限于防老剂RD、防老剂MB、防老剂4020和防老剂DTPD。
其中,所述的木质素为碱木质素、苏打木质素、有机溶剂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或为对碱木质素、苏打木质素、有机溶剂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中的任意一种木质素进行改性的制备得到的改性木质素;其中,所述的改性为酰化、酯化、醚化、酚化、烷基化、脱甲基化、胺化、硫化和不饱和官能团化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其中,所述的碱木质素、苏打木质素、有机溶剂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均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各种改性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
优选地,所述的木质素为改性木质素;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木质素为通过胺化、脱甲基化和硫化中任意一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木质素;更一步优选为通过脱甲基化改性制备得到的改性木质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0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