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远程射频设备监视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8975.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J·斯戴格特;M·雷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曹瑾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远程 射频 设备 监视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远程射频设备监视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RF通信系统包括:RF收发器系统;RF设备,通过线缆耦合到RF收发器系统,其中RF收发器系统被配置为经由线缆将RF信号传送到RF设备;远程测量收发器,与RF收发器系统的处理器通信;远程测量应答器,耦合在线缆和RF设备之间;其中处理器控制远程测量收发器以向远程测量应答器传送询问信号;其中远程测量应答器基于在RF设备处检测到的RF信号来确定至少一个RF设备的第一参数,并将包括测量数据的响应信号传送到远程测量收发器;其中远程测量收发器将测量数据输出到处理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其要求于2019年7月25日提交的并且标题为“SYSTEMSAND METHODS FOR REMOTE RADIO FREQUENCY DEVICE MONITORING”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878,473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典型的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包括与多个远程天线单元通信耦合的主单元。每个远程天线单元可以直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主单元,或者经由一个或多个其它远程天线单元和/或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或扩展单元间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主单元。DAS通常用于改善由耦合到主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提供的覆盖范围。这些基站可以经由一根或多根线缆或经由无线连接(例如,使用一个或多个施主天线)耦合到主单元。由基站提供的无线服务可以包括商业蜂窝服务和/或专用或公共安全无线通信。
从集中控制中心对诸如DAS之类的RF通信系统进行监视并不罕见。如果基于硬件和软件的故障检测子系统在正确地工作,那么技术人员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适当的RF通信系统性能的一个基本参数是如在RF电子器件的输出端与将RF电子器件连接到天线的线缆之间的接口处测量的反射系数。反射系数Г描述了RF电子器件的阻抗与线缆和天线的特征阻抗的匹配程度。反射系数Г可以由在测量点处的所反射的反向波与所传送的正向波之间的比率限定。在正常的系统操作下,线缆和天线应当良好匹配,并且仅引起很小的回到RF电子器件的反射。但是在损坏的情况下(例如,线缆折断或天线短路),RF电子器件的输出端处的反射系数显著增加,并且必要的量的RF功率被反射,而不是通过天线传送。反射系数检测器是一种工具,其可以被用于在不同反射系数幅度的大范围内以良好的准确度测量反射系数的幅度。但是,检测天线或线缆反射系数的改变的能力会受到由反射系数检测器和天线之间的中间部件(例如,长线缆、分离器、混合器(hybrid)和其它设备)引入的附加插入损耗的影响。例如,可以期望天线在正常操作期间呈现至少10dB的回波损耗。但是,如果故障天线的回波损耗(|RLantenna|)为5dB,并且中间线缆的线缆插入损耗(|IL|)为3.5dB,那么在RF电子器件输出端处到线缆的反射测量结果(|RLout|)将被读取为12dB,而不是实际的5dB。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射频(RF)通信系统包括:RF收发器系统;RF设备,通过至少一根线缆耦合到RF收发器系统,其中RF收发器系统被配置为经由该至少一根线缆将RF信号传送到RF设备;远程测量收发器,与RF收发器系统的处理器通信;远程测量应答器,耦合在该至少一根线缆和RF设备之间;其中,处理器控制远程测量收发器以向远程测量应答器传送询问信号;其中,响应于询问信号,远程测量应答器基于在RF设备处检测到的RF信号来确定至少一个RF设备的第一参数,并将包括测量数据的响应信号传送到远程测量收发器,测量数据包括该第一参数;其中,远程测量收发器将测量数据输出到RF收发器系统的处理器。
附图说明
图1、图1A和图1B是图示具有远程RF元件监视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1C是图示具有针对多个远程RF元件的远程RF元件监视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1D是图示用于包括中间环行器的通信系统的远程RF元件监视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